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茂名石化计量中心 蔡郁君
每天下班回家,总能看见妈妈在厨房忙碌,再看看饭桌,一碟碟香喷喷的饭菜已经摆好桌上,对于那我们这些上班不能迟到早退的人来说,回到家就能吃上热饭热菜,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妈妈年事已高,按理应该安享晚年,偏妈就闲不住,她常说:只要我还能站得起来,我就得干下去。为了孩子们她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来,妈妈不仅用她的双手带大了我们四姐妹,四个外孙也是在外婆的呵护下慢慢长大。
记忆中,妈妈的手是很巧的,记得小时候,我们姐妹穿的毛衣都是妈妈织的,在那个年代,并不兴买毛衣来穿,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是穿着自家打的毛衣,大多数人的毛衣单调,而妈妈因有钩花的基础,懂得设计,能在毛衣上织出各种花、动物的图案,一件本来普通的毛衣由于有了点睛,就显得与众不同了,穿出去让身边的同学羡慕不已,油然的,我们也为妈妈的一双巧手感到骄傲。家里姐妹多,毛线不够,妈妈就把爸爸发的线手套攒起来,攒够织一件衣服的时候,就将线手套一个个拆开,织成线裤给我们穿,线裤弹性虽不那么好,但在计划经济物资缺乏的年代,有线裤穿这已经很好了,在每个冬天的早晨,妈妈总是逐个为我们将毛衣穿上,将缩在毛衣袖口的底衣拉好,为我们梳头编辫,妈妈用她的手温暖了我整个童年。
自小我就体弱多病,小小年纪瘦得让人可怜,妈妈总说我吃得比猫还少,为了让我长肉,妈妈总把最好的放在我面前,我分到的肉、蛋总比姐姐妹妹的多,看到我没胃口,妈妈想着法给我变花样,看着我一口一口地吃好,那时的妈妈不仅要上班, 还要照顾好我们姐妹,着实不易, 厨房里那双忙碌的双手至今让我难忘 。
毕业后参加了工作,第一天上班是夜班,凌晨十二点妈妈坚持要送我去,我说不用,妈妈说:一个女孩子家第一次走夜路,不放心,妈陪你一次。一路上妈妈叮嘱了许多许多,一直送到厂门口,看着我进厂,才转身回去,漆黑夜里,妈妈的背影显得特别的亲切。工作后第一次出差学习,由于目的地是北方,而且要在那地方呆上五个月,整个学习期要跨过一个寒冬,本身我就没出过远门,妈妈怕我体质弱抵抗不了严寒,准备给我重新织件毛衣,我说:妈,太麻烦了我过去买件就是。妈说:买的哪有自己织的暖。妈妈找来件旧毛衣拆,我说:怎么不买新线来织?妈妈说:这毛线是早些年你爸从上海带回来的,质量好,虽然是旧的,但织了穿着暖,现在的毛线不如从前。于是往后的日子里,妈妈每天下班忙完家务后的任务就是织毛衣,挑灯熬油的,一针针一线线终于在我出发前把毛衣赶了出来。北方的冬天与广东然不同,刺骨得让人受不了,想回家的念头从没断过,妈妈不间断的写信鼓励我,字里行间满满的温情,穿着妈妈织的毛衣走在北方的寒冬里,就像妈妈陪在身边一样,温暖。
生活中,妈妈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女人,没有什么高远的目光,更没有什么崇高的境界,可是,妈妈却用双手教育我们善良、孝顺。妈妈的双手充满了真诚和无私,我们姐妹就是在妈妈双手的引领下,身心健康成长,妈妈说不上伟大,但也不渺小,妈妈就是妈妈---一个双手温暖着孩子的妈妈,一个双手不光顾自己的妈妈。
妈妈渐渐老了,孩子们也都步入了中年,孙辈们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妈妈也不像从前那么忙了,只要有空,妈妈就会琢磨些新菜品,一到周末,让姐妹们带上全家聚在一起,亲手做上满满的一桌菜,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孩子们的笑声让妈妈由衷的满足,妈妈不但喜欢人多,还要人齐,哪个没来,为什么没来,她都要询问来询问去,否则妈妈会感到不开心。妈妈做的菜带有家乡的味道,我们姐妹怎么也学不来,连女婿们都说妈妈的手艺好,这也许就是我们和妈妈的不同之处,妈妈善于用她那双手将我们的心拢在了一起,她用那双普普通通的手牵扯了我们两代人……
望着那一桌子菜,我想我的幸福就在妈妈的双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