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的第三个羊场占地400多亩,存栏达到1.5万只,今年她一次就得到扶农项目500万元贷款。
全国3亿只羊,内蒙古就有1亿只。同时内蒙古拥有13亿亩草地。这是刘星决定回家创业的动力。
刘星不直接参与养羊,只有忙的时候才来帮忙。她的一个羊场就有20来个雇员。
刘星的羊场今年预计出栏10万多只。羊出栏的时候是刘星最高兴的时候,送走一批又会来新的羊,刘星的希望就在这样的循环中实现。
刘星主要负责事务性工作,如羊场管理、资金往来和政府项目的关注,而具体养殖工作已经交由职业羊场养殖人员打理。
刘星羊场使用自己配方的饲料,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保证羊的增肥。这样喂养的羊一天可以长三四两肉。
“入冬了,又到了羊肉销售得好季节,希望今年的价格能高一点儿!”刘星走在羊场里,这个念头萦绕在心头。
26岁的刘星,2012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专毕业,因为是大专学历,进不了大公司上班,工作也不稳定,“爸爸就是个不愿意坐办公室的人,自己也是,所以就想自己创业试试。”刘星说。
之前,父母也有十几年小规模养羊的经历,父亲还颇懂养羊。刘星的想法得到父亲的支持。
不过,刚刚走上回乡创业之路时,刘星也遇到了难题,刚毕业、没经验、缺资金。“要是有个平台来指导就好了。”最开始,刘星只是在清水河养殖300到1000只羊的小型养殖,规模不大。那个阶段,可以说“没有利润只是积累经验”。2013年,刘星开始与内蒙古的农牧业巨头蒙羊集团合作,开始逐渐扩大规模。
刘星的第一个养殖场建在自己的老家——距离呼和浩特100多公里的乌兰察布市,随着第一个养殖场初具规模,刘星又在呼和浩特开建了第二个养殖场。第二个羊场存栏1万只,年出栏4万多只。目前第三个羊场存栏1.5万只,年出栏达到6万多只。
“如今养羊不同过去,分工很细。育羔只管育羔、育肥的只管育肥。我们与蒙羊集团合作主要是从农户手里收购羊羔,然后育肥,再由蒙羊集团收购。每三四个月就要收羊,都是与农户现金交易,需要大量资金。”扩大养殖,面临最大困难就是可靠的资金支持。这么多钱,去哪里找?也是很多大型种养殖户的困难。
今年6月,刘星通过蒙羊集团的业务人员了解到可以通过蚂蚁金服的扶农项目获得贷款,并且可以“借钱换物”,等羊出栏,可以将羊肉销售给蒙羊集团,蒙羊集团再通过天猫旗舰店等渠道进行销售。这样一来,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保证养出来的羊有人买,养羊户作为中间环节,风险降到了最低,刘星决定一试,这个想法首先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近些年,随着羊肉消费每年稳定增长,食品安全问题更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让消费者吃到放心羊肉,就得从羊的源头抓起。刘星给羊买了羊肉养殖险,出现疫情或者灾害导致羊肉出现问题时,保险公司会理赔,这就让养殖户放心挑好肉,杜绝掺“问题肉”的弊端。“不仅降低了死亡率带来的损失,也保证了羊肉的品质问题,净化了羊肉的市场。”
作为90后的刘星对于互联网熟悉,使她成为典型的新型牧民。新型的金融服务、销售模式使她摆脱了传统养殖户的困扰。如今,三个羊场稳定发展,她开始规划未来,她希望拓展业务范围,想开火锅店,经营自己的羊肉,让更多的人吃到好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