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中医辨证或似“无症可辨”,或似“包罗万象”无从下手。“苦酸制甜”法在辨证思维指导下,可不拘泥于方证,在其它主方应用基础上加减苦味酸味药也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用法简单,药专力宏,若能用之得当,可使其发挥较大的疗效,较好地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将单味中药适当地用于复方及中成药,将会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多年的研究发现,有降糖作用的中药非常多,如黄连、白芍、绞股蓝、芦荟、葫芦巴、苦瓜、枸杞等。常用的酸味药有乌梅、白芍、酸枣仁、五味子、生山楂、山萸肉、石榴皮、五倍子、怀牛膝等。针对降糖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择苦味酸味药物配合降糖。日常生活中,糖友们可适量食用苦瓜、枸杞、山楂、乌梅等苦酸味药食同源的蔬菜水果来辅助调理血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苦酸制甜”法治疗糖尿病应灵活变通,苦寒之品易伤胃阳,应用不当易致胃脘胀满不舒、纳差、呕吐等症,尤其在长期大量应用时注意避免苦味酸味太过损伤机体。在临床多配以生姜及大枣,生姜味辛温属阳,一则以护胃阳,二则辛味苦味搭配。在应用苦寒药时,既要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适时应用,又要兼顾个体,把握好节奏和尺度。
(作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04日 19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