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
杨凌示范区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系列报道之—— 创新创业在陕西杨凌 今年杨凌示范区启动了创新创业校园行活动,在共青团陕西省委的支持下,深入大学校园推介杨凌创新创业政策和环境。 创新创业的浪潮,正在农科城里激流涌动。
从植保无人机到耕作机器人,从农业大数据到智慧云平台;在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不仅是高层次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导向,更散发着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
创客群体的平均学历在本科以上,年龄结构“90后”占较大比例,创业跨界农业、文化、电商、土木工程等领域……杨凌示范区通过机制政策的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释放出新的改革红利。
在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创新创业在杨凌的优秀体验和全新实践,为偏爱成熟公司而非初创企业的国内“双创”环境注入了一股清流。
在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让实干家施展才华
4月29日下午3点半,一场由杨凌示范区党群工作部牵头组织,共青团杨凌示范区工委、示范区人社局、科技局、经贸局和创新创业园公司共同组团的创新创业校园行活动首站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讲台上分享心得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实干成长起来的创新创业“大咖”。观众席上侧耳聆听的,是一个个渴望通过创新创业实现青春理想的有为青年。在讲台上,创客们看到的,是自己过去的影子;观众席上,大学生们心里描画的,是自己未来的样子。
没有花哨的展板,只有朴素的座谈;没有不切实际的盲目许愿,只有结结实实的正式承诺。杨凌示范区的创新创业环境,一如校园里有志创业的才俊们所看到的那样,既亲切又实在。也正因为如此,在杨凌,创新创业的年轻人少了几分空谈,多了几分实干。
初见程红岩的第一面,人们很难把眼前这个腼腆的大男孩和“创客”联系起来。
“90后”的程红岩是杨凌新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公司主要提供土壤成分检测,土壤营养诊断和土壤修复等科技服务。2015年,在杨凌示范区的支持下,他的团队为四川广元昭化区提供了水稻、猕猴桃等作物的土壤监测与修复服务,亩均效益提升近1500元。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创业者们梦寐以求的圆满结果,也是实干家们创业最幸福的体验。然而,这份存在于几乎每个杨凌创客心里的“小确幸”,正是得益于杨凌示范区对创新创业环境的“大投入”。
初创大学生企业办公、住房房租五年全免,对优质项目提供5—20万元种子孵化资金支持,公司手续提供一站式代办,创新成果政府优先采购……杨凌示范区对创新创业的综合施策和全方位支撑,不仅是创客们为之称赞的共识,也成为他们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石。
    
与现在北上广创客们喊出的“上市”、“过亿”、“融资”等口号相比,“80后”杨凌创客何享芩最初的创业梦想显得格外普通。
大二那年,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何享芩,在围观宿舍好友网购时无意发现,网上一斤油枣平均能卖出十几块钱的高价,而自家种的油枣一斤却只能卖价几毛钱。抱着为家里增加些收入,改善贫困面貌的朴素想法,何享芩开始触“网”。
不会就问,不懂就学。凭着一股不怕吃苦、不耻下问的倔强劲儿,何享芩在尝试网络销售自家油枣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全套的电商运营规则。与此同时,她开始尝试依托杨凌优势的农科资源,涉足当时尚处空白的生鲜农产品电商。
2013年,杨凌示范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有力政策。也就是这一年,何享芩和爱人郭继昱搬出了一直租住在城中村的民房,住进了杨凌创新创业园区公司的“创业工场”。在政策红利的支持和引导下,何享芩和她创立的杨凌戈绿原农业公司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5年10月,一条“聚变农高会:三天卖出2100万元”的消息不胫而走,火遍了各大社交媒体。那一刻,作为“聚变农高会”的策划者之一,何享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登上了人生巅峰。
在杨凌示范区,有很多创客正在复制与何享芩一样的圆梦之旅。他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研发产品,创新模式,创造价值。仅以电商为例,杨凌示范区就有人社、经贸、创新创业园区公司等至少三家政府机关和机构出台有专门的扶持措施。配套的贴心服务甚至具体到美工、摄影和网页设计。
现在,何享芩有个新梦想。她打算运用杨凌的创新创业政策让家乡——甘肃白银脱贫致富,带着乡亲们一起奔小康。
在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让奋斗者超越自我
“70后”创客赵胜利在杨凌示范区完成了两次转型。第一次是从打工仔变身创客,第二次是从创客成长为创新者。
赵胜利是暖通学徒出身,最早在一家维修安装空调冰箱的电器店打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摸爬滚打,没有经过专业学历教育的赵胜利,慢慢地成为了营建暖通工程的“土”专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与建设了杨凌一家食用菌工厂的暖通工程,从来只是给家庭装空调的赵胜利,第一次给蘑菇装空调。
这次意外的施工经历,开阔了赵胜利的视野。随后他又先后参与了几个大型食用菌工厂的暖通工程建设。随着手艺的纯熟,赵胜利经营方向逐渐由消费市场转向了农业科技工程领域。
2013年,觉得事业方向纠结模糊,赵胜利来到杨凌创新创业园公司寻求帮助。公司负责人在听取了他的困惑后,拿出了杨凌示范区支持技术创业的政策,鼓励他结合自己的技术优势,做深做精食用菌工厂化产业。
“一句点拨开心窍”。怀揣着杨凌出台的创新创业政策回家后,赵胜利下定决心要办一家企业,专门从事食用菌工厂的设计、建设。2014年,陕西新胜源食用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依托驻在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众多食用菌工厂,赵胜利和他的团队很快打开了局面。
如今,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新胜源建设的高标准食用菌厂已占据60%的市场份额。赵胜利不但为客户建厂,还为他们提供维护保养、原料供应等一系列服务。今年,在国家科技部星创天地顾问单位的评选中,新胜源在杨凌示范区推荐、支持下顺利入选,成为食用菌工厂化的技术权威。
     来源:陕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