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52|回复: 2

我心中的西山

发表于 2010-2-14 22:21: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心中的西山        
                                                    胡锡成
        我第一次去西山,不是去玩。说来在我当时的那个年代,那次去我很没有脸面。因为家境困难,我当时还在读小学,父母与我一起背了一箱赤豆棒冰到地处太湖的西山去卖,棒冰是从上海贩来的。我们在西山一条老街上大声喊叫要不要买赤豆棒冰,可是来买的人并不多,我们还遇上了雨,后来有不少棒冰都化掉了。
       待我长大后,我去西山玩过三次,每次的感觉都挺好,一次比一次深刻。西山有我家的老邻居,邻居家的男主人是在下放的年代又被安排到山水宁静的西山老家务农。我与母亲去玩时,他们没有像城里一样的七碗八碟来招待我们。“志刚,把房里浸泡的柿子拿来给锡成吃。”我一看,柿子还是青颜色的呢。志刚妈拿出一把小刀,扦了皮给我吃,蛮甜的。志刚说,这柿子是从他家的树上采下来的。在志刚家,我们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志刚妈就用面粉做面条,并叫志刚与妹妹去山上采蕈。我问志刚,你肯带我去吗?他一口答应。我们来到了山坡的竹林里,竹林地上有许多竹叶。志刚埋头从竹叶中找蕈,我像“跟屁虫”一样跟在他的后面。不多一会儿,他采到了一个,于是我照他的样子也在有露水的竹叶堆里寻找,居然,我也采到了一个。志刚还说,采这种东西一定要抓紧时间,太阳出来了就采不到了。我们三个人没花多长时间,就采到了500克左右的蕈。回家洗一下,往在煮的面条锅里倒下去。志刚妈把蕈与面条用锅铲拌了起来,我吃面条时,先挑蕈吃,很滑爽又很鲜洁。到西山去玩真好、真开心,吃到了在家里没吃到过的东西。志刚那里的西山并不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蕴藏在心中多年的想法:与志刚再次见面以及再去看那儿的山坡,但都未能如愿。我的这种相思是:山不在高,有我的小朋友就好,有"蕈"就灵。
       那年,我们几个在同一间屋里做事的人,因工作关系很快要分开了,于是经人提意大家先小聚一下,尔后去太湖的西山玩一玩。我们到了西山,那儿的景点多、风光好,我在其中的一个景点,除了参与合影外,还单独照了一张。因为那个景点有山、有水,山特好,好像从山头开始被刀劈开一样,我们在山脚下张望,眼前是山崖、太湖、山崖上有扶梯、山崖扶梯的尽头还建了一个亭子,站在亭子看太湖就看得更远。山崖就好像一个硕大的墙壁,我面朝壁与面朝湖,默默地思考,我们今天在一起工作,明天就各奔东西了……这崖壁虽然不能与我去三峡玩时所看到的崖壁相比,但我想山不在高,有"壁"则灵。
      在苏州刚开放西山林屋洞的时候,我们单位里来了一批“爬格子”的同行。我与单位里的几 个人带他们到苏州参观一下,他们中有人提出去西山的林屋洞看看。到了太湖边,我们乘渡船前往,当时太湖还未建大桥。到了那里,我不以为然,因为我不是首次见山洞,我已去过宜兴及浙江的几个洞。“爬格子”的同行看了林屋洞,都很高兴,认为此行有价值,个个把对此洞的新鲜感写到了脸上。他们说太神奇了,洞里曲径通幽,形态各异。我回到单位,静心一想,我的同行为何对太湖西山感兴趣,这大概是:山不在高,有"洞"则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08:08:35 | 查看全部
往事令人回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6 07:57:06 | 查看全部
谢谢良栋老师看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