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0|回复: 3

[深圳新闻] 以法治思维看待债务问题

发表于 2016-11-5 20:10: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债务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法律问题,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法律制度框架,是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和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基本依据。
  此次财政部负责人对地方债问题的表态,一大看点是:新预算法实施以后,地方国有企业(包括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依法不属于政府债务,其举借的债务由国有企业负责偿还,地方政府不承担偿还责任。
  这一表态实际上是重申、强调了法律的规定。为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同时从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等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的问题,把地方政府融资引导到阳光下。
  为何要厘清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的法律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以往融资平台公司由于责任不清、政府违规担保承诺等原因,造成了不少债务问题。在新的法律框架下,厘清两者的债务关系,强调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不负偿还责任,有利于市场各方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其他方面,也要严格依法进行,包括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建立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债券发行等。此外,还要强化对违法违规举债的惩处力度。
  来源: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0:19:54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0 15:05:34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胡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0 15:10:42 | 查看全部
祝胡老师周四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