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清晨,浅浅的微凉,抚过眉梢,淡去夏日炎热与炽焰,携一缕秋韵,拾一片闲惬,怀一颗好奇的心,从厦门乘三个多小时的汽车,到永定观光客家土楼。
永定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在其区域内现存有23000多座,建于清朝以前的就有8000多座,被誉为“福建土楼之都”。
土楼倚山傍水而建,有圆形和方形两种。远远望去,像古人遗弃在山水间的器皿,曾经,它也许装过幸福和苦难,装过和平和战乱,装过苦涩和甘甜,装过人生的悲欢离合,装过喜怒哀乐……装过了昨天,正装满今天。试问远古的土楼,你能否装得下明天?
图片
土楼,又像是九天遗漏在大地上的杯盏,我真想拿起一个方形的或者圆形的杯盏,把它盛满一盏沧桑,与古人对饮,与大地干杯,与日月同醉……
其实,土楼更像无数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土坑。是的,历史是起起伏伏的,人生也是坑坑洼洼。古老土楼好像在暗示着某种悬念……
跨过梅子角桥 ,沿着依山水绕的电车道向土楼方向前行,以便近距离观赏。
图片
听导游说土楼也叫导弹基地,在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人在卫星上发现福建西边的崇山峻岭之间,有几群类似于核反应堆或者像导弹发射架模样的东西。外观奇特,有圆有方,层层叠叠、错错落落套在一起,这个发现使白宫惊慌不已。后多次派情报人员侦察,楼里楼外、楼上楼下细细察看,结果竟然是一种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
结果虚惊一场! 让人啼笑皆非。
图片
追根朔源,才了解到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奇葩,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是客家人将远古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传统古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
导游在介绍所有的土楼时,说最气派的要算振成楼,它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为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布局完全融入了《易经》中“天地人合一”的理念。 楼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 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古人的智慧,我等真望尘莫及。
图片
经过十几分钟的步行,在一片竹林深外,终于到达振城楼,在踏进振城楼的瞬间,空间的宽敞、明亮与舒适,让人为之一振,右边墙上贴有土楼的航拍图,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天井,走进大厅,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及孙中山等名流的笔墨,大门与厅、厅与左右侧门有通道,圈与圈之间有巷道,楼中廊道回转,重门掩映,进入楼内,就如进入一个迷宫,令人莫辨东南西北。当我感觉有点累的时
图片
候,便坐在楼中廊道间休息,放眼四周,大厅里的4根怀抱不过,两丈余高的花岗岩大石柱拔地支撑,实为罕见。不知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又无现代化机械设备,是如何运进深山密林的?又是如何竖起的?无不让人惊叹与不解!当我往右转过一小门,便有一水井,用来饮用及消防备用,水井周边,便是住家,有客人坐在旁边喝茶,这儿的每家每户都自产自销本土的茶叶,居民且非常好客,只要你坐下,都会热情招呼泡各种不同味道的茶让你品尝,就象招待亲戚朋友一样。
如果想上楼观赏,还得另外付钱,楼上建筑为砖木结构,内有石雕柱脚、木刻门面,有琉璃瓦当和窗户,二楼走廊栏杆是铸铁铸成有梅兰菊竹为图案的栏杆,紧连着全楼中的中心大厅——楼中的重要活动中心场所,作议事厅、宴客厅,并可兼做戏台。楼上观戏台上中间比两旁高出一点儿,中间为客人座位,两旁为主人座位,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敬,这是客家好客的象征。
浏览完"富丽堂皇土楼王子”---振成楼,时间已到下午,此时,艳阳高照,迎着暖熙熙的朝阳,沿着绿树环荫,翠竹摇曳,果香芬芳的农家小路,继续参观“府第式方型土楼”---福裕楼、“最小袖珍圆楼”---如升楼、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式土楼”---奎聚楼,等几座具有代表性的土楼,站在制高点,从高处远眺,阳光普照下丛林中的群楼,显得那样的古朴、巍峨、恢弘,绚丽多姿。
图片
而今的永定土楼,仍然保留着中原特有的遗风,斑驳的墙壁不加任何装饰,自成一体的空间可容纳三四百人居住,每间屋子、厨房、卫生间、储藏室一式大小,简单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所有的这些,无不凝聚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民族智慧,洋溢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和神秘的民俗风情。土楼,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缓缓升起……
当夕阳西下,我们以一种难以言表震撼,在流连中驱车返回厦门,结束了神奇的土楼之旅。
旅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