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
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前50名石油公司中九成以上使用过来自中国天津的石油专用管材;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已有80余项填补了国内空白……20多年来,渤海钢铁集团钢管公司的发展已经迈入快行道,彻底改写了中国90%的石油专用管材依靠进口的历史。
而在创造众多“国内第一”和“世界领先”的同时,渤海钢铁集团钢管公司(以下简称钢管公司)始终牢记,成就这一切的是1万多名职工。作为钢铁企业,他们致力于为职工创造安全、健康、温暖的工作环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福利的重要内涵:保障职工本质健康,是企业的责任,也是给予职工的“最大福利”。
特殊岗位的特殊待遇
3月16日,随着第一批一线职工奔赴海南三亚疗养,拉开了钢管公司2015年特殊岗位职工疗养的序幕。
在钢管公司,高温、噪音、高粉尘等特殊岗位的一线工人,享受着企业的特殊待遇——“订单式”疗养。即由各生产厂根据生产、年修的情况确定特岗职工的疗养时间,由公司工会和各生产厂采取“制订计划上下结合、疗养地点远近结合”的方式,安排实施疗养方案,将职工分头送往适宜疗养的地区疗养。
如何确定疗养名单?怎样保证参加的职工全部来自一线?这不是公司工会或某个部门说了算,而由岗位性质来决定。
年度体检在很多企业早已成为惯例。不过,钢管公司的职工体检却有着自己的特色——除公司工会安排职工普通健康体检外,还针对冶金行业特殊岗位,提供特殊岗位体检和岗前、岗中、离岗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完善的职工体检档案。每一份体检报告都成为跟踪分析一线职工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影响着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的决策。
以特钢公司炼钢作业区为例,由于粉尘浓度比一般岗位高,公司工会和安全环保部门会重点跟踪、分析炼钢工人每年的体检报告,在要求工人佩戴防尘用品、为一线工人安排疗养的同时,及时发现健康隐患,提出岗位调整和生产环境改造方案。
小到特殊岗位配送营养均衡的工作餐、发放黑木耳等保健食品,大到督促生产作业环境整改落实……体检报告产生的影响,几乎涉及特殊岗位职工的每一项劳动保护措施。
与此同时,公司工会成立了职工代表专项组,联合安全管理部门,定期深入生产一线研究分析劳动安全卫生变化,监督检查职工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佩戴情况, 提出针对健康隐患完善防护设施的建议,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问题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据统计,2014年钢管主业环保投资过亿元,对制铁公司、特钢公司等单位的生产现场环境进行提升改造,有效改善了一线职工的工作条件。
除尘罩带来的变化
“安装除尘罩前,在车间里待不了一小时,安全帽、记事本上就会落满一层尘渣。”走进特钢公司炼钢二区,工会主席贾大姐向记者介绍道。
炼钢二区曾经是粉尘“高危区域”。这里的电炉冶炼出钢后,在加入合金料时产生大量烟尘,尽管大部分被电炉除尘屋顶罩收集,但少部分烟尘则随着出钢通道向南北两侧飘散。几炉钢下来,工人的防尘口罩就会沾满烟尘。
对此,公司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改造组,通过现场调研、分析,制定了治理粉尘污染的有效措施,并利用15天的年修时间,对出钢通道、精炼炉和在线钢包炉除尘系统进行改造。
十几天后,工人们发现精炼炉和在线钢包炉上都安装了新的除尘收集罩。这个除尘项目的完成,有效改善了现场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
“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劲儿往基层使,把工作重点向一线艰苦环境岗位职工倾斜。”这是公司工会对进一步创新工作提出的要求。
为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公司各级工会都定期组织职工代表深入生产一线,按照不同主题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检查。
这样的检查可不是走马观花,而要承担三项具体职责:以粉尘、噪声等特殊岗位为重点,检查职工的劳保用品发放和穿戴情况;查阅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基础档案资料,及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向安全管理部门提出整改意见;跟踪复查整改落实情况,向没有按期整改隐患的单位提出建议,并向公司领导反馈相关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班组是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加强管理是杜绝违章指挥、作业的落脚点。为此,钢管公司各级工会联合安全部门加大了对班组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班前会学习自查、开展“安康杯”竞赛等方式,营造班组安全文化氛围,实现职工身边无隐患、班组全员无违章、单位安全无事故的目标。
“为职工到退休时都能拥有一个好身体创造条件,把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到每一位职工身上,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娘家人’。”钢管公司工会主席孟凡亮说。
无微不至的关爱
向生产一线重点岗位发放急救箱、移动式洗眼器等劳动保护用品;为特钢公司一区、轧管一部两个生产厂的职工更换更衣柜800余套,让每名职工同时拥有两个更衣柜,分别存放工作服和干净的便服,并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公司职工更衣室、淋浴站进行升级改造;投资300余万元为生产一线兴建25个纯净水站……
这些工作,都印证着钢管公司工会对职工健康无微不至的关怀。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是职工工作、生活和成长的家园。企业只有真心关爱职工,职工才能更加热爱企业。据孟凡亮介绍,公司历届党政领导对关心关爱职工工作非常重视,亲自主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工作例会,亲自检查监督相关部门的办事结果。这也为企业工会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国内钢管行业市场形势异常严峻,效益普遍下滑。“越是困难的时候,工会越应成为连接企业与职工共渡难关的‘纽带’。”基于这样的认识,天津钢管公司工会始终立足职工所急所需,将资源、力量下沉,打造了一系列“暖心工程”:
——组织职工代表专项组,定期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班车运行、单宿、淋浴站进行监督检查,并与后勤部门沟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职工关心的吃、住、行等问题。
——加强生产现场纯净水站的规范管理,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及时更换维护过滤设施;对公司所有职工淋浴站水质进行处理、监控,让职工淋浴舒适、惬意。
——投资兴建了1.5万平方米、内设“李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等6个工作室的职工科技创新园,在生产一线建立了17个“班组之家”,为职工搭建了技术交流和成长成才的舞台。
——为物流公司铁水运输司机班及生活服务中心150多名通勤班车司机修建了舒适、凉爽的休息室。
——完善困难职工帮扶慰问制度,各级领导定期走访慰问特困职工、劳动模范和长期驻外职工及家庭,不让一家一户过不下去。
——兴建了总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一系列现代化文体活动场馆,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每年为女职工办理重大疾病安康保险。
……
这些具体到细枝末节的工作,或许并不起眼,却凝聚起了1万多名职工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使天津钢管公司在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下,依然创造了无缝钢管产量连续6年世界第一的成绩。
“企业再难、不让职工为难,让职工说‘好’才是公司办实事办好事的标准。”钢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强如是说。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