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原油田: 配气站缘何频闻叫停声
“设备安全附件必须全天候配齐!”
11月10日清晨,在中原油田柳屯配气站门口,游新江的嗓门越来越高。
原来,中原油田柳屯配气站始建于1985年,担负着向中原油田、中原大化、中原石化、以及濮阳等地居民供气的重任,站内管线、设备腐蚀较为严重,为了赶在11月底完成配气站的改造,中原油田油建工程公司油气储运工程处职工一天不停,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
7点30分,濮阳军城吊装公司司机燕根军驾车前来报到。油气储运工程处HSE监督员游新江在检查中发现吊车大钩上没有装安全限位器。
“好兄弟,这吊车大钩安全限位器的钢丝断了几股,我昨晚刚拆下,今天上午就抽空换上。”燕根军陪着笑脸,“再说了,上午吊装也用不了大钩。”
小游听后坚决不答应:“安全附件缺一样都不能施工,这是原则性的问题,谁也不能违背。”
眼看小游要发火,燕根军只好调转车头回到单位。
8点30分,游新江巡检来到工地东部的管件预制点,只见电焊机旁连着地线的锥子斜插在干土里。游新江立即让电焊工王新军停止了焊接,吆喝着班长熊建军提来一桶水。
游新江拔出铁锥,使劲把它扎到底,接着往上面浇水。他边演示边讲解:“锥子必须扎进土里1米深。再往扎锥子地方浇上一升水,这样锥子才能充分地接地,地线才能发挥漏电器的作用。”
9:40分,一台吊车正在吊装施工,职工只用一条牵引绳拴在被吊装的刚管上。游新江老远就吹哨子叫停,还忍不住发了脾气:“看看,万一管件左右晃荡,一根牵引绳怎么能固定?”职工徐江最了解他的脾气,只好又系上了一根牵引绳,这才允许吊装。
47岁的王献有是中原油田工程公司的安全监理员,同游新江一样,他也是有名的“一根筋”。
这不,工地中部刚挖了一条4米深的管沟。瞧见沟北一侧挖好的一条台阶状备用逃生通道,王献有笑着点点头。可王献仔细再一瞅,却发现沟坡斜度才有50度,额头上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立即找来土方队队长万强进行质问:“沟坡这么陡,万一松土垮塌,在沟底焊接的职工该有多危险啊!”
土方队花了一个多钟头,把沟坡斜度降低25度,王献有才放心地离开。
下午16点40分,一群焊工在工地南部搭建手架。王献有若无其事地绕着场转了两圈,猛然发现了安全隐患:搭建在混凝土基础上的管子太短,他严厉命令焊工重新搭建。
土地上,除了游新江和王献有,施工中的4名队长,班长也佩戴着“施工监护”的黄袖标。施工三中队三班班长王云杰说:“安全监护非常重要,我们班11人都是义务监督员。”
今年11月份,柳屯配气站改造工程开工,几乎每天都有几十号人在工地施工。工程进入分离器、阀组等有关键装置的安装阶段。
油气储运工程处副经理肖旭刚天天到工地检查安全工作。他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越是重要环节,安全施工的螺丝越要多拧几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