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1|回复: 28

[转贴] 一只旧藤箱

发表于 2016-11-11 14:36: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福建石油分公司  何银基
    近日整理旧物,柜顶上静静地躺着一只旧藤箱,里面还装着早已不穿的各式军装。几十年过去了,也不知多长时间没有动过它,虽然表面的油漆有些褪色,但箱子外面的藤条和里面的衬板仍然完好如初,用手敲着它当当作响。时间是质量的最好证明,比它晚买十年的仿皮塑料箱,当年看它既美观又洋气,现在搬下来,拉链拉不开,里面的塑料衬板一动都碎了。我想,编织藤箱的一定是个匠人,把野性的藤皮编得既整齐又结实,他一代代守着祖辈传下来的那种手艺,功夫全在手上。

    1971年6月,我从部队的基层单位调入省军区机关。那时候虽然光棍一个,生活简单,但当兵两年多,也有了一点“家当”,部队发的军装,包括棉衣、棉裤和大衣等都是军用品,你有钱也买不到,得有个东西装着。战友对我说,几百里的路程,你总不能抱着这些东西走吧,肯定得去买个箱子。

    我到县城的商店里总找不到合适箱子,最后营业员给我拿出一只旧藤箱,估计是她的亲友托付代销的。虽然是二手货,但完好无损,大小正合我意,价格也便宜,就买了下来。这藤箱长约八十厘米,宽约五十厘米,高约二十厘米,把带走的军装等装上正合适,提着轻便,放着端庄,还可以上锁。那是我有生以来置办的第一件家具。

    过去的家具在制作工艺上完美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人圆通、豁达的审美取向。就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藤箱,其外貌平常,也要除却棱角,化去僵硬,讲究在矩中求“圆”,符合被儒释道文化所浸润的中国人处事态度、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虽然质朴,但细细观赏,却有行云流水般的和畅和沉静之美,蕴藏着古老而深邃的东方文化神韵。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几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旧藤箱还是旧藤箱,可它的主人从基层到机关,从部队到地方,从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到退休老人,早已物是人非。旧藤箱随着主人在筒子房里来回腾挪,在部队营房和社会商品房中奔波迁徙。当今世人很少能在同一所房子里住上几十年,可那只旧藤箱却跟随了我几十年。那一幕幕过往,一段段回忆,远了,近了;去了,来了。如今看着被时光流水浸染过,被人生往事淡淡滋润过的旧藤箱,犹如看着一桢泛黄的老照片。它里面装着的似乎不是衣物,而是沧桑流年,记载着行进的风景,打开来慢慢回味,温暖着晚景的心怀。

    从唐僧西行图上看到,高僧玄奘身上背的背囊,不是藤编的就是篾编的,但我想藤编的可能性大,蔑太脆,韧性不够,很难支持他风里雨里走过那么长路程和时光。那时候可能还没有手提的藤箱,手提箱的盛行应该是和汽车、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相一致的。从文艺作品里可以得知,藤箱在民国时期是十分流行的。鲁迅纪念馆里就存放着他当年使用的一只藤箱。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些风景注定会老去,一些事物必然会消逝。随着皮革工业的发展,藤箱已慢慢被淘汰,与时代渐行渐远。现在到超市去,各种各样箱包琳琅满目,唯独找不到藤箱。民国时期的藤箱成了收藏爱好者的猎物,据说一只藤箱售价高达一百多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藤箱自然没有江月的久远,但它看得见、摸得着,我清清楚楚记得购置它的年月。我想,得好好善待这只藤箱,不为别的,只为它随着我风尘仆仆地走过几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04:44:4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04:44:54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精彩分享,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04:45:06 | 查看全部
玫瑰_53bd8c06d4207d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04:45:1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10:53:5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10:54:00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羊君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10:54:11 | 查看全部
祝羊君老师周未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09:05:41 | 查看全部

回 1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09:05:59 | 查看全部

回 2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