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九江石油 杨若凡
在我国,吃羊肉的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就有:“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的说法,到了唐宋时期羊肉更是作为大宴的“头牌菜”端上桌,唐代著名的烧尾宴上就有“羊皮花丝”(炒羊肉丝,切一尺长)这道名菜,苏东坡也有诗云:“陇馔有熊腊,秦烹惟羊羹”,明代赞曰:“春潮起秋汛至,彤蟹对虾媲美;海贝海参竞鲜;沙光羊汤一色。”,清朝诗人杨静亭在《都门杂咏》中赞到“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羊肉是我们中华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在地大物博的中国,羊肉的做法从南到北,根据地域口味的不同,变化多样,精彩纷呈。最北的新疆选体大肉厚的阿勒泰羊,用红柳树枝做羊肉串吃,吱吱的羊油顺着火势滴下,浓香扑鼻,吃上一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外焦里嫩,满嘴留香;内蒙古吃羊和当地人的性格一样,大刀阔斧,架起大锅,将羊肉顺着肋条切成一长条一长条的,丢入锅中,大火烧开后用大勺撇去灰褐色的浮沫,再加入生姜等佐料去膻,换小火再煮一个时辰后,加盐乘出锅放在大铁盆里,端到桌中间,直接用手拿起一大块羊肉沾上翠绿的韭花酱,羊肉的鲜嫩肥厚,韭花酱的清香辛辣,配合在一起,肉香菜美,好吃的停不下嘴巴。
至塞上江南宁夏,这里独有的盐碱地孕育了肉质肥美,鲜嫩多汁,丝毫不膻的羊肉,最适合做肥美的烤全羊了,将处理好的整羊串在铁架子上,刷上特质的酱汁,放在木炭火上慢慢炙烤,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喝着鲜美的羊杂汤便转动着全羊,女孩子一喝完温暖的羊杂汤,脸上泛出红晕,仿佛两朵红梅,配上那热腾腾的空气,香喷喷的味道,热闹闹的氛围,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春天。烤好的羊肉肉汁丰厚,鲜嫩肥美,是羊肉中的翘楚。
到了中北部地区就比较适应吃羊肉火锅了,将羊肉切成薄片,红白相间铺在白磁盘里,如美人玉体横陈,用筷子夹起放入奶白色的火锅汤中滚上几滚,就可捻起,蘸上点芝麻酱,将羊肉鲜美提升到了极致,清香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南方羊肉的吃法就更多了,四川的“鱼羊鲜”,鲜嫩的羊肉和奶白的鲫鱼一起煸香去膻后用高汤熬制,取得是羊肉的鲜美;上海的红烧羊肉,加各种独特调料红烧,取得是羊肉的醇厚;海南的椰汁羊肉,用热带独有的椰汁配上吃着茶叶长大的东山羊,吃的是羊肉的甜嫩。
还有那起源于汉魏的“羊羔美酒”,取肥羊肉、糯米、杏仁等原料酿制而成,色泽晶莹透亮,入口柔润细腻,甘美醇和,回味带着羊羔肉的鲜嫩,让人欲罢不能。
冬日的周末花心思烧出一锅鱼羊鲜,吃着鲜肉,喝着鲜汤,品着美酒,和家人聊着天儿,看猫狗伏于桌底,窗外红梅正好,这种闲适暖饱的快活之景,真是种有趣的快活。羊肉的诱惑,抵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