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7|回复: 3

职称改革不妨拿外语和论文破题

发表于 2016-11-14 15:05: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称评审制度被诟病由来已久,因为即便书教得再好,只要没有论文,大学老师也难评副教授、教授;手术做得好的医生不一定职称高,职称高的医生手术未必做得好,连医生们自己都说,看病最好是找副主任医师。这些怪现象的背后,折射出职称评定规则的不合理。
  评过职称的人都知道,刊发论文、英语过级是职称评审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但问题是,“唯外语和论文论”背后,却暴露出职称评审不仅不能客观公正地证明参评人员的实际能力,反而让参评人员将大量精力、时间甚至“额外经费”耗费在论文和外语上面,极不利于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可谓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对于因职称评审而派生出的“论文造假”“论文代写”“论文刊发版面费”“外语替考”等乱象,大家其实早已心照不宣,也知道背后的关键在于各个行业的职称评审无法跳出“唯外语和论文论”的窠臼。事实上,由于职称与工资、晋升等待遇直接挂钩,谁都无法摆脱“唯外语和论文论”的职称评审考核路径。加之刊发论文级别、数量、字数等都有要求,也让参评者身心俱疲,这势必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实际工作,造成主次颠倒。
  客观而言,职称评审制度改革难度很大,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先试点,再推广。要跳出“唯外语和论文论”窠臼,不能搞“一刀切”,而是提倡与工作需求相结合,创新在一线、成果在一线,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职称评价体系,让真正有能力、有才学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在职称评审上,考核综合能力才是职称评选最主要的标准,刊发论文或者英语级别只是其中一个“研究”方向,不应过分放大,而应以能力为导向。毕竟,任何人才和能力评价机制,都不该与社会对个体价值考核评价的多样性、多元化这一科学的改革路径相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5:23:52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wxpzp) 的帖子

前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5:24:16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wxpzp) 的帖子

感谢王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5:24:2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