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记江西省地矿局九一六大队地质灾害研究院院长冯绍辉
冯绍辉,男,江西省都昌县人,197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94年7月毕业于赣州地质学校地质勘查与找矿专业,现任江西省地矿局九一六大队地质灾害研究院院长。从业22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为大队防治地灾事业的发展及壮大做出了积极努力,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唱着《水手》走向山野
提起13年前在队庆文艺演出唱过的那首歌,他历经风吹雨打的脸上不禁泛起一抹红晕。那天,他的一曲《水手》引起在场观众,特别是青春少年们的共鸣,大家和他一起拍掌和唱,把演出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很快,他成了大队子弟学校众多学生追捧的偶像。
他说,他没想到这首歌有这么大的魔力。多年的市场打拼,每当遇到困难,他总会想起那首歌,想起歌词中所说的:“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当年,冯绍辉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后不得以放弃了大学梦,在上了两周的高中课程后离开了校园。而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在踏出高中校园的那一刻,已把一个男子汉的责任扛在了肩上。
从重点高中走向地校,是他追逐地矿梦的开端。在这之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与地质结缘。3年的地校生活磨炼了他的体格,也教会他战胜困难的勇气。1994年,19岁的他和同学背起行囊,哼唱着《水手》,从校园走进山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地质队员。
从“水手”到“船长”的历练
2005年3月,经过11年地质找矿野外一线锻炼的冯绍辉,被调到大队地质灾害研究院工作。
每年一进入汛期,作为九江县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支撑单位的工作人员,冯绍辉和他的团队就自觉进入待命状态;一旦发生险情,他们就第一时间配合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在抗灾第一线指导地灾防治工作,及时给地方政府防灾治理出谋献策。
2008年5月的一个周末,九江县公路边坡因暴雨塌方堵塞交通,在接到通知后,他放弃休息时间,立马组织专业人员一同奔赴现场。他到达现场后发现边坡上部仍有大量隐患体,同时伴随着暴雨冲刷坡面,极有再次发生塌方的危险,看到这种情况,他不顾自身的安危,组织专业人员立刻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收集相关数据,为后期治理提供珍贵的资料。当一切结束后,他已浑身湿透,雨水夹杂着汗水从他的脸颊划过。但此时,他的嘴角终于扬起了轻松的笑容。
在2014年10月的一次野外调查中,他因意外腿部骨折。住院期间,他仍心系工作,每天都与同事们保持电话联系,随时了解工作进度。出院后的第二天,他不听医生让他在家卧床休养的劝告,拄着拐杖来到单位继续工作。他说:“工作是不等人的,我已经浪费太多时间了。”他拖着伤腿,四处奔波抓业务。然而,正是由于他对工作的执着和对身体的不在意,没过多久,腿伤再次恶化,他只能再次回到医院接受治疗。
这一次出院后,他不得不躺在家中静养。但是,他仍然放不下工作。“不能在单位做,那就在家做。”他让同事把工作带到他家中,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来完成。他经常沉溺于工作当中,即使正在吃饭,也会因突然到来的一个电话就放下碗筷,一头扎进工作中。
热爱工作的“拼命三郎”
谈到闯市场找项目,他说,闯市场,有这样那样的规则,但“努力拼搏”永远是根本。
2015年初,为了九江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项目能够成功中标,春节长假期间,他拖着打着钢钉的伤腿,连续3天待在办公室,做设计,赶标书。别人问他为啥这样拼,他说,自己已经对领导立下军令状,没中标,就自行请辞。他总是把自己逼到无路可退,认为人的潜能可以通过努力激发出来。他心里知道,那时候,自己虽然压力大,但内心是充实的。
11年来,冯绍辉和他的团队完成了大大小小的项目无数个,仅地灾评估项目就有600多个。他用11年完成了从“水手”到“船长”的历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为地方的环境地质工作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