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航天科工四院四部千万元众创基金助力职工当创客,数十项创新成果中一些已应用于一线生产——
2016年全国“双创周”开幕以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四院四部(以下简称“四部”)的创客们成果颇丰。在过去1年里,四部组建的十几支“创客”团队,在岗创新、在职创业,取得了数十项创新成果,其中一些已经在型号研制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谈起经验,四院副院长兼四部主任刘春直指核心:“众创基金的设立是掀起四部‘双创’热潮、比拼头脑风暴的重要原因。”
众创基金+容错机制
创新创业离不开丰富资源的支撑。为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活力,四部设立了众创基金。基金分为部主任创新基金、室主任创新基金和自主创新基金3个级别,分别支持四部级重大创新项目、专业创新项目以及自主创新项目。
该基金的一大特点是资金数量大,每年的投入均在1000万元以上。“部主任创新基金没有具体数额限制,可以从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室主任创新基金和自主创新基金均为每年200万元~300万元。”刘春说。
资金数额如此巨大,那么申请基金的审批流程是否复杂呢?答案是否定的。
以部主任创新基金申报为例。申报部门制定项目建议书后,可直接上报部主任审批,经科技委评审、部办公会讨论通过后,即可开展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工作。
自主创新基金模式则较为灵活,除了主动申报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外,还有自上而下的模式。“四部发布项目总要求,悬赏竞标,有创新想法的个人或团队都可申报,制定项目建议书进行投标。”四部副主任张邵军说。
“我们建立了容错机制。创新风险我们愿意承担。”四部副主任于京升说道。
在岗创新成果初现
在这里,在众创基金+容错机制的激励下,创客比拼头脑风暴。四部七室创客许鹏申请到10万元室主任创新基金,成功研发了新型计算平台,实现了型号载荷设计的自动化和设备小型化,成果已在两个型号中使用;职工“创客”王翔带领团队成功掌握软件无线电核心技术及核心器件,应用到工程上……
据统计,过去1年,四部创客共申报了几十项创新项目。
“为了有更多时间进行创新创业,职工创客大都会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又诞生了很多新想法,如此往复,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循环。”四部副主任钟世勇说道。
三室创客的通用化软件设计项目便是很好的例证。原来一个型号的软件维护要两三个人,现在两三个人可以维护十几个型号。
“以前工作中遇到不合适的地方,我们只会抱怨几声,然后无奈地去适应。而现在我们可以自己成立团队,去改变和优化。”王翔的一句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据统计,四部的创新项目中,70%以上都是“创客”根据自身岗位需求进行的在岗创新。
      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通讯员 詹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