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月的一天,某外商独资企业毫无征兆地宣布停产关闭,近百余名员工集聚厂区,要求企业尽快拿出劳动关系处置方案。劳资双方矛盾重重,局势紧张。关键时刻,闵行区总工会和江川街道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引导职工推选职工代表与企业进行集体协商,成功化解劳资矛盾。这也是截至今年10月,闵行区镇两级工会成功化解的104起集体劳动争议之一。
近来,为更好更迅速地维护职工权益,闵行区总工会一方面勤练内功,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劳动争议裁前调解和诉前调解,以此不断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
劳动争议调解形势严峻
近几年,闵行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劳动关系面临重大改革调整,给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案件办理带来较大压力。本着“预防为主、基层为主和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闵行区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不断完善机制、健全队伍、强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化解劳动争议,提升劳动争议调解和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效。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区镇两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受理2796件劳动争议案件,同比上升74.5%,其中集体劳动争议104件,涉及职工总人数7781人;调解结案2776件,调解成功1999件,调解成功率为72%。区镇两级总工会提供法律咨询4798件,服务职工8539人次,同比上升26.7%;为职工提供代写法律文书服务40件,代理仲裁和诉讼案件10件。
调解网络扎根基层
针对区内大量实体企业面临在自身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关系重大调整的情形,区人保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以及工商联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联合会审机制,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工作方案,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劳资矛盾。
劳动争议发生地在基层,劳动争议的调解网络就必须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于是,闵行区总工会积极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四级网络”建设,将调解组织延伸到基层。在区层面,依托区协调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共同调处重大劳资矛盾。在街镇层面,总工会及其相关部门委派劳动争议调解员组建街镇联合调解中心。在村居层面,建立各村、居调解组织,村工会联合会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在企业层面,重点推进百人以上建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
派驻工作人员进法院
众所周知,劳动争议裁前调解和诉前调解对化解劳资纠纷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对此,闵行区总工会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等方式,将富有工会工作经验、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素养、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工会干部纳入到工会法律援助服务队伍,专职从事劳动争议协商调解、法律咨询等相关工作。
有了人,怎么干才能离职工更近一点,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区总工会连出两招。一方面,向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派驻工作人员,并接受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委托开展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调解工作,为来访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协商调解服务。
同时,闵行区总工会、区人保局、区司法局等单位在劳动人事争议工作对接中心内建立联合调解室,并派驻工作人员,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先行调解和委托调解工作。
另一方面,闵行区总工会积极拓展工会法律援助服务范围,进一步加强区镇两级职工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窗口建设,发挥职工维权律师志愿团、劳动关系指导员等社会力量,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参与协商、调解”、“代写法律文书”、“代理仲裁、诉讼”等法律服务。
来源: 劳动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