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8|回复: 1

【经营管理 >> 企业文化 87】企业文化到底是谁的文化

发表于 2016-11-16 14:32: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宋山木被抓了,山木集团的企业文化成了众矢之的,人人喊打、个个讨伐。据说,宋山木在企业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他的话就是圣旨。自然而然,他的观点就是山木集团的观点,他的文化就成了山木集团的企业文化。对宋山木本人顶礼膜拜的《山木人之歌》在企业内部天天传唱,对宋山木感恩戴德的《羊羔跪乳》载入了山木集团的管理宪章——企业文化手册,员工人手一册。如果不是一个弱女子的勇敢反抗,估计宋山木仍会活跃在各种耀眼的舞台。

    当然宋山木的光环已经褪去,丑恶也已暴露无遗,很快就会被正义的潮流淹没得无影无踪。不过宋山木的消失却给企业文化的研究留下了一笔财富。它从反面告诉世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文化,而不是企业某一个人的文化,哪怕这个人是老板,他也不能把个人意志强加于人,除非他的观点受到全体成员的普遍赞同。

    不久前,我在讲课时曾经和学员探讨这样一个话题:老板文化是否可以成为企业文化?大家讨论的结论是:世事无绝对,老板文化成为企业文化并非不可能,前提是,这个老板必须是一个圣人,否则把一个人的观点强加给众人,不是创造性被扼杀,就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离开企业。

    现在结合山木集团腐朽、独裁的老板文化反思,我更进一步发现:即使是圣人,一人独大,也不是上佳选择。

    孔夫子是真正的圣人吧?相信这一点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可是即使伟大如圣人,一旦他的个人思想成为国家文化时,带给这个国家的也不都是繁荣。大家回想一下,从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给中国人的思想戴上了多么沉重的枷锁,扼杀了多少“离经叛道”的人才?圣人开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给层层请示、层层汇报带来了多么不好的示范效应?浪费了多少人的时间?泯灭了多少创意?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当一个组织只有一个人在思想,他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当一个企业只有一个人在思考,它的效率不可能高;当一个企业只有一个人是英雄,那么其他的人只能做狗熊。当一个企业只有一个人正确的时候,它的死亡就临近了。因为没有一个人永远正确。

    我南下工作已经快二十年了,也见过几个宋山木似的人物。他们曾经辉煌、有的曾经风头超过宋山木,可是现在,这类人物,不是潦倒,就是在监牢。

    宋山木出名,可能还不一定是他倒台前的成功,恐怕更多的还是他被抓后所揭露出来的“荒唐”。这正应了一句话,天要令其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任何事情都有一体两面甚至多面性。山木集团企业文化的荒唐,不也正好给世人敲了一个警钟:如果你不是圣人,请你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就是全体成员一致认可的价值观并愿意身体力行的准则。



来源:中国总裁培训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7 07:23:08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董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