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4:心脏负担加重。在寒冷时,为给身体供应能量,心率会增加,心脏的耗氧量和工作负荷也会增大。低温时血液更黏稠,流速更慢,则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一旦遭受寒冷刺激,冠状动脉易收缩痉挛、血压升高,原有心血管基础病变的患者可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为降低风险,北京电力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务部主任、内科主任医师倪冬梅建议:第一,洗澡前先调高浴室温度,避免冷刺激;睡前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第二,多喝水,多吃蔬果,少食大鱼大肉,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栓。第三,注意生活细节,比如体位变化时慢一点,别快速起身。第四,留意心脏 “受凉”预警信号。如劳累时突然出现左胸部疼痛或压迫感;突然感到心慌心悸、眼前发黑,有要跌倒感;呼吸急促、一呼一吸拉长或喘不过气;熟睡过程中突然惊醒,胸闷、呼吸不畅等。
变化5:呼吸急促。顶着寒风行走有时会喘不上气、不停咳嗽、恶心想吐。倪冬梅说,这是因为寒冷干燥的空气会让鼻子发干,刺激咽喉部位,还会使小气管收缩,以致出现呼吸道应激反应。冬天外出要护好口咽部,尽量用鼻子呼吸,避免冷空气侵袭;平时注意补水,每天不少于七八杯,蜂蜜水有润燥功能;多吃梨、银耳、百合等润肺食物;家中可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恒定。
变化6:尿频尿多。每个人的饮水量四季变化不大,冬季汗液蒸发减少,尿量就会相应增多。寒冷还会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内分泌系统调节变化,增加排尿量。为了御寒,包括膀胱在内的大多数器官会呈现收缩状态,也更易出现尿频。冬天要避免腰腹部受凉;保证充足饮水量,白天适当增加,晚上适当减少,以防频繁起夜,影响睡眠。平时有尿意不要憋着,以免损伤膀胱、前列腺等器官。
变化7:胃缩成一团。受凉时,胃部肌肉、血管会收缩,发生胃痉挛,像抽筋一样。如果此时吃生、冷、硬食物或难以消化的大鱼大肉,更易给胃带来负担。因此冬天必须做好胃部保暖。少穿较短的衣服,尤其不要穿露脐装;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热粥、热汤、炖菜等,但肉不宜多吃;三餐定时定量,让胃可以保持有规律的胃酸分泌周期。要提醒的是,虽然冬天吃火锅、麻辣烫等能暖身,但不宜多吃,否则会诱发消化道溃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