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回复: 3

[深圳新闻] 2016年“双十一”繁盛背后 存五大隐忧

发表于 2016-11-16 18:45: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双十一”让无数国内外消费者投入其中,商家发出的一个个订单,最终汇聚成一个个商业奇迹:截至11月12日零时,天猫交易额达1207亿元;京东交易额同比增长59%;苏宁易购全渠道增长达193%,线上增长达210%;国美在线交易额增长268%,移动端交易额占比达72%。;网易考拉海购的“超级洋货节”在11月11日凌晨1点突破1.5亿销售额……
  这些数字折射出“双十一”的繁盛,但在感慨之余,中国电子商务中心发布报告称,2016年“双十一”的繁盛背后存在五大隐忧。
  隐忧一:刷单背后虚假繁荣
  信用评级已经成为网购消费者选择商家的重要参考,为了能在“双十一”聚集更高的人气,很多商家会雇人“炒信”,虚构交易信息和评价内容,给消费者造成销量和评价佳的现象。刷单就是用小的代价换取虚假的购买行为。“双十一”在直播成交额的同时,不会有人关注之后的退换货清款,海量的订单被确认后就产生了庞大的交易额。
  隐忧二:快递“爆仓”仍然是严峻问题
  在“双十一”网购潮的刺激下,快递业不断加大投入、调整结构,但其增长速度仍赶不上电商的增速。虽然今年各电商在物流快递方面加大投入,并且把高科技运用到物流快递方面,但是几乎每家快递公司单日处理量均已超过各自历史峰值。快递行业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包裹量、严格的短时处理能力,爆仓仍会是一大严峻问题。
  隐忧三:“伪消费”需求前期积累产生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双十一”产生的高交易额并不能代表当天的真实消费,其中还包含了消费者前期累积的消费。绝大部分消费者已经提前准备,浏览网页开始计划自己在“双十一”想要购买的东西,因为“双十一”当天有活动,消费者选择囤货;甚至原本想买的一些东西,消费者都等到“双十一”来购买。因此,“双十一”的高销售额是这些前期累积下来的消费,一定程度上可称为“伪需求消费”,因此所有的需求在“双十一”一天集中爆发也未必是件好事,要理性看待。
  隐忧四:中小电商、卖家或有风险
  对于中小电商、卖家来说,“双十一”不一定是最佳促销时机,他们一旦对备货、消费需求预计不准确的话,势必导致货物囤积,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因此对中小电商、卖家来说“双十一”也是一场“生死战”。
  隐忧五:交易额增速放缓热度如何延续?
  天猫交易额从2015年同比增长59.7%到2016年同比增长32.1%,增速放缓较明显。“双十一”在经历了八年之后存在创新乏力、透支消费、增速放缓等问题。受电商交易规模技术增大和消费疲软影响,传统电商将逐渐远离高增速时代。未来“双十一”将如何维持高速发展受到各界关注。
  (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中心)
  来源: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9:49:17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7 08:59:08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胡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7 08:59:15 | 查看全部
问好胡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