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岁月如同一条长河,悠然的记录着人生的每一站风景,时间就像一段美妙的乐曲,轻巧的掠过值得铭记的每一次旅程,记忆仿佛一台刻录机,用心的留住经典的瞬间里难忘的过往,把人世间的情感演绎成铭心刻骨,像打动人心,鼓舞灵魂的故事一样,将一些平凡朴素中孕育出的崇高和伟大,简单淳厚中折射出的人性魅力,精神品质,用极其原始、纯粹、彻底的方式传递延续到一代又一代矿工身上,真正把蕴藏在地层深处,骨子里边的矿工精神弘扬和传承。
    有人说矿工应该是这个样,率性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无畏的在千米井下挥洒热情和汗水,用憨厚和勤恳坦然面对黑色世界里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而我眼里的矿工却是这样的,不畏艰辛,不怕苦累,不计得失,执着奉献,把作为师父,长者的职责无私的渗透植入矿山的每一个角落,把对矿山的深厚情意,大爱无言,时刻践行在生命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潜移默化中让矿工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师徒协议,签订帮带约定。
    那是初到矿山,签订师徒协议的那天,见到了我的师傅。他身材高大,相貌平平,半秃的头顶留着几缕卷卷的头发,没有过多话语,笑呵呵的脸庞写满淳朴憨厚,有电工师傅应有的气质和格调,处处显露着沉着与冷静,50岁出头的样子,生活中的他极爱逗乐子、开玩笑,好像洪七公又似老顽童,可工作起来却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抖擞,兴致盎然,整天整天的把自己锁在小车间里,摸索攻破难题,治愈疑难杂症的妙方,给我们初来乍到的学徒则分配一些细小零碎的活计,比如电机绕制最基础的工作“削槽屑”,我时常因为师傅太过于大材小用而心中不爽,以自己的学历和水平,以及参悟能力绕电机、下线等有技术含量的活应该都不在话下,所以很不以为然,削的槽屑大多不符合要求,师傅发现后告诫我说;“别看削小小的槽屑,一根小竹签子这小技术,要干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既能磨性子,还能提高你的技能水平,槽屑在整个电机的绕制和成功运转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傅的话让我羞愧难当,后面的工作中我调整了思想,端正了态度认认真真干活,慢慢地我发现师傅说的很对,槽屑的削制的确是一个技术活,要掌握了要领削出来棱角分明,宽窄适中,用在电机线槽里效果非常明显,师傅通过观察慢慢引导,逐渐渗透,让不谙世事的我明白了作为一名煤矿工人,精细化操作对修理电机的重要性。
无微不至,彰显师恩如山。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初入学堂的我们把老师,当作除了父母最最亲爱的人,到了单位把每个教授技能,传授知识的师傅当成最最敬爱的人,这在煤矿显得尤为突出,这种良好风尚的传承也许就是煤矿企业所特有的文化内涵,独有的深厚底蕴。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师傅的那份情感,引发荧幕前的观众泪落如雨,从小没有父母疼爱的野猴子,经师傅教育点拨传授七十二般变化得以挪移乾坤,叱咤风云,师傅常常念叨孙悟空,用唐僧一样的慈悲宽容教育引导我们,他说:“你们都是小毛孩,才出道,正在摸索前行的档口,给你们多一些耐心多几次尝试的机会,慢慢会好的,像孙猴子一样啥时候掌握七十二般技能了,我也就功德圆满,踏实安心了”。这个世界上就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从不抱怨,从不妥协,从不退缩,对认定的事情死心塌地,不遗余力的执着认真,就如师傅他对徒弟们的关心、关爱,渗透在工作生活的一点一滴中。那年,尕徒弟娃牛强父亲去世,母亲在家务农,娶媳妇没钱买新房,烦恼的整天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干活,师傅得知后,主动拿出十万元填补牛强买房用,钱递到手中时,牛强感激的说“师傅,您对我恩重如山,您就是我的父亲,我一定会学好本事,努力干活,尽快挣钱还你这十万元”。要知道十万块钱对刚工作的人来说多么的宝贵,多么难得,可师傅说他那钱也一直放着,还不如给徒弟们应急解困。师傅还是有名的“贤内助”,厨艺可见一斑,师娘脑溢血住院期间,他也不忘了多做早餐带给徒儿们吃,冰天雪地里照例提来烙面皮,细致入微,关怀备至,时时刻刻想着大家,惦记着徒弟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行进着自己的道路,无论数九寒天,还是炎炎酷暑,经得起磨练,经得起考验,不褪色,不更改,我不懂师傅这样做为了什么,可不经意间总能发现他身上汇聚着的闪光点,值得学习,倍受鼓舞,令人感动,或许真的仅仅是对徒弟们饱含深深的情意罢。也许还是煤矿人身上独有的一些品质,一种情操。
孜孜不倦,诉说无悔师德。
    一份言传身教,孜孜不倦的关怀无声渗透在细小甚微当中,潜移默化的传道授业解惑间,根植着一种信念,培育和践行某种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将“师徒情”践行在点点滴滴的传教帮带中,兑现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无悔诺言,有师傅的人是幸运的,遇到自己学习的榜样,影响一生的贵人,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获取永远受益的技能,这是比任何利益金钱都宝贵的财富。很多次,当路遇坎坷一次次试运转的失败的时候,让我们满意的心情跌入谷底,放进带电磁场的轴承黏在线圈里怎么也不转动,用竹签拨过很多次之后,我们几个人一个线槽一个线槽的查看,正负极接头处也一一查看过之后,怎么也想不出故障的原由,师傅听到后,帮我们分析,并吩咐大家一起查找,只到拆掉线圈重新查看并数线,重新来过,他主动从绕制线圈开始,细致入微的把每个步骤再走一遍,到最后试运转时,送电后,当放入磁场的轴承迅速欢快转动起来的时候,大家欢呼雀跃,相互击掌庆贺。一个个身患重疾的电机经过我们能工巧匠的拆卸维修,变得焕然一新,灵巧无比。渐渐地,我们这些初始电机设备的菜鸟,在师傅的言传身教和无微不至的帮助下慢慢的学会了削槽屑,绕线圈,下线,整形,焊接接头,和最后的试运转整个过程,全部流程的掌握和操作,看似简单轻巧的工作却蕴含着许多深奥的原理,让门外汉的我们唏嘘不已。
不计得失,传承矿工精神。
    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师傅的又一爱好,家里大大小小被他修理好的电器设备,只要有家境困难的人需要,他都会主动送去为人所用,女儿结婚买的电冰箱用了没多久,电机出现故障,师傅拉到自己家修理,女儿觉得不喜欢了就新买了,还没等女儿开口要,他就给一对农村无儿女的老夫妻送去了,还说这是外面捡的看新新的就修好,送给他们,激动的老两口直说“太感谢了,太感谢了”。谁家油烟机不抽烟了,电风扇不转,电磁炉不热,电视机没电了找老杜一叫一个准儿,不仅给人修理好了还带个备用零部件,比如插线板,小螺丝,小改锥之类的,以防关键时候影响使用,据说修理铺修一个电水壶最少得30元,可我师傅却开着车给人上门服务分文不收,活脱脱一个现代版的“老雷峰”,当我们开玩笑问他为什么不给自己赚个小钱,起码把油费供住啊?他还是乐呵呵的给我们说,“要是这样收,你师傅早就发家了,来到煤矿近40年,家长里短,邻里同事的谁家没有个大事小事的,大忙咱没本事帮,举手之劳的小忙帮帮也算尽个心了,都收费那就叫做生意了,我意在助人为乐,旨在替人解忧,根本不想钱不钱的事”。不知何时起人们赞美矿工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黄牛精神比喻,又不知冥冥之中注定还是不经意的偶然,师傅身上就有这种人们为之称颂和赞扬的品质,一个圆班下来一天一夜,遇到棘手,难处理的电器故障需要几个这样的圆班,几日都见不了他的身影,有人说他病了,也有人说他家有事了,更有人说他去旅游度假了,当满脸黑煤油污,光头铮亮的脑门探出那个巴掌大的操作间时,大家才明白他又去处理患有深度重疾或疑难杂症的电器设备了,不吃饭不出门不理世事纷扰,这样的敬业精神,或许只有在煤矿才有,而我的这位可敬可爱的师傅就是这样一个可敬可爱,值得尊崇和佩服的老者。
作者:甘肃华亭煤业集团砚北煤矿 刘滢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