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提高职工技术操作水平,今年以来,张双楼矿在职工培训上坚持“实”字当先,由取证型培训向素质、能力型培训转变,由理论型培训向实操型培训转变,打造了一支适应矿井安全高效持续发展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为确保培训不走过场,该矿坚持做到培训人数不缺员、项目不漏项、时间不缩短、考核不手软。职工能力提升学校针对以往职工培训过程中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训练的情况,逐步加大实践操作在学习过程中的比重。充分依托自有的集机电、皮带运输、掘进、通风、斜巷运输等五个专业为一体的职工实训考核基地,以及设立在风井主扇风机房、井下负500排水泵房、老副井绞车房、矿山救护训练基地等处的实践技能培训考核教学点,组织一线生产技术骨干对参培人员进行岗位环节的模拟教学和实地教学,对于实践操作训练设备和场地条件受限的部分工种,如采煤工等,加强“手指口述”培训,并不断完善实践操作设备,真正使参训职工掌握设备操作及分析判断故障、处理故障的技能本领,。
该矿建立完善培复训人员动态考核机制,做好一期一档、一人一档的材料整理,并及时进入档案室,实施培、复训规范化管理机制。同时,积极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搭桥铺路,引导大学毕业生担任一线班组长等职务,将中高学历层次人员培育成一专多能的综合实用型人才,将业务骨干培育成党员和中层后备干部,引导职工走上自学成才、岗位成才的道路。近年来,该矿张东旭、邱冰冰、马洪岩等多名青年职工因业绩突出被提拔为中层管理干部。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份,该矿先后开办普通工种安全资格培、复训班109期,培训职工1685人次;组织采掘、辅助单位职工应急救援、职业卫生、创伤急救培训考试1661人次;职工持证上岗率100%。务实有效的职工培训方式及技术人才储备计划,促使一大批技术‘蓝领’、技能‘工匠’脱颖而出,形成了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效应。
来源:徐州矿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