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山西太原石油 李强
星期三中午,食堂提供的菜里有豆角,且汤汁稠厚。我吃了豆角会过敏,避之唯恐不及,又担心那些汤汤水水会混在其他菜里,所以放弃热菜只打了半碗面,似乎也就够了。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午饭仅仅是一种带有强迫症性质的习惯,到点儿了就动动嘴,很少真正有饥饿感。
但若是不吃饱,从下午四点钟开始就会不由自主地琢磨晚餐。临下班时我已经打定主意再次破戒(近几年一直坚持不吃晚饭),带老婆孩子找个地方打牙祭。
妻说要做鸡蛋萝卜饼,材料都已备齐,而且书商送来一大包旧书。那就算了吧。
回家后我麻利地整理故纸堆,她熟练地做饭,书桌和灶台是我们各自的地盘。需要备注一下,我读书写作妻子没兴趣过问,她烹调烧菜我却常留心观察,甚至指挥,毕竟我也并非只会说哈。
鸡蛋萝卜饼做法极简单,按照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儿的量,大概需要面粉二两,鸡蛋2个,白萝卜少半根,胡萝卜一小根。调味品只要精盐。
将萝卜切成丝加少许盐搅拌均匀腌制一会儿,鸡蛋打好后加入面粉添一点儿凉水搅成稠糊状,浇在萝卜丝身上继续搅拌,直至你认为它可以加工成饼的状态即可。热锅冷油,薄薄一层。慢慢倒入面糊,等边缘成型放小火,饼子来回翻几个筋斗便能出锅了。通常以煎至两面金黄最佳。
顺便熬了一小锅粥,做法更是不值一提。大火烧开水,放入小米,中火熬半小时,关火稳定一下小米的情绪,盛到碗里再放几粒枸杞。红黄搭配非常开胃,切记用米要多些,太稀了看起来寒碜,仿佛米很贵似的。
家里有咸菜的话,当然要同时上桌。
我吃了一张饼,喝了一小碗粥,顺便告诉女儿,“粥”字两边写成了“弓”,但是和弓箭毫无关系。最早造出这个字主要用在祭祀仪式上,原字下面有个类似锅的物件,上面写个米标明里面内容。两个“弓”实际上是象征热气向上升腾,那是给神灵和先祖享用的,粥最终留给我们饱腹,在中国文化里这被称之为“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