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参观古城西安的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让人惊叹不已。导游在解说中提到兵马俑的制造者都是处于秦朝社会下层的一批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源于地方的作坊。秦朝对制陶作坊的工人实行“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制度,要求工匠在制作的俑身上打印上或携刻上自己的名字,以便责任追究。正是这一做法保证了秦俑的质量,造就了“世界第八大奇迹”。
无独有偶,明王朝在修筑城墙时,为确保建造南京京师城墙的城砖烧造质量,朝廷要求各地生产的城墙砖上烧制出府、州、县、总甲、甲首、小甲、制砖人夫、窑匠等5至6级责任人的名字,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责任落实不能泛化,必须落实到具体人员,定人、定岗、定责任,才能使从业人员心怀畏惧,履职尽职。企业生产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只有保证系统的每个环节、每个点位的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片面地认为安全管理是安全监管部门的事情,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严格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目标量化管理,把全年目标任务进行量化、细化,分解到每一个车间、班组乃至每个职工。千斤重担众人抬,只有广泛的群众参与、集思广益、凝聚力量、齐抓共管才能真正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势头。
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不能像铸造“秦俑”、“明城砖”一样,动辄对失责者除以极刑,倒逼责任落实。但必要的奖惩必须到位。奖要奖得让人眼红,罚要罚得让人心痛。只有把奖罚制度和责任追究落到实处,才能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的职责意识,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从业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