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3|回复: 1

好政策为绿化添动力

发表于 2016-11-20 23:23: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秋时节,走入河北香河县刘宋镇的万亩荷塘,农民们正在采摘鲜藕,一派忙碌的景象。尽管天气已经冷了起来,荷塘周围的榆叶杨仍满是翠绿,生机盎然。

  近三年来,刘宋镇克服了沙荒地植树等难题,栽植垂柳、法桐、海棠、榆叶杨等景观树,年均增加造林面积9500亩。全县3年来植树共计13.6万亩,小县城实现了快速“披绿”,2016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香河县紧邻北京东郊,承担着涵养首都生态的重要职能。“但受到机制、资金等制约,前些年,每年全县造林只有几千亩。”县林业局副局长彰俊华说。

  据了解,2013年以前,香河县植树造林以群众自发、自筹方式为主,企业参与很少。每植树一亩,农户可获一两百元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补助金”,群众造林积极性大受限制。

  为破解难题,香河县采取了“奖补”的造林机制,县财政设立专门奖补资金,根据不同的造林工程和项目,发放奖励,激发全民的热情。

  根据奖补办法,对于种植成本较高的果树,农户每亩可获一次性苗木补助1200元。苗圃、农田林网、速丰林等栽植面积较大的,采取“阶梯性”奖补,50亩以下的,杨树每亩300元,景观树每亩500元,50亩以上则分别为600元和800元。对于街区公园等要求“乔木、灌木、鲜花等相结合”的重点项目,每亩奖补可达2万元。

  香河县鼓励群众不仅“多种树”,而且要“种好树”。奖补资金发放前,县政府会组织林业、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利用GPS卫星定位仪测量造林面积,实地检测造林密度、成活率等。成活率低于90%或林木保持少于5年等情况,均无法获得奖补资金。

  除了个体散户等造林主体,香河县积极动员、吸引造林大户和企业充实造林力量,通过奖补和政策优惠,撬动社会资本,推动了大型园林、景观林等项目的建设。香河县林业局数据显示,仅2014至2015年两年,全县利用5亿元的财政投入,撬动了20亿元的社会资金,破解了造林资金筹措难、进度慢的难题。

  香河县通过植树造林,不仅获得生态效益,也获得了经济效益。在安平镇,造林绿化与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相结合,大量的果树和生态农场,催生了绿色采摘、农家乐等一批致富项目。在安头屯镇,政府在激发造林潜力的同时,盘活林地资源,发展林粮、林菜、林菌、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1 17:19:36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