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1+1+3+8”模式
自治成效惠民润民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全国文明城区”的称号是对渝北区极大的肯定。在宝圣东路社区居民的眼中,“文明”象征着一个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社区环境,也是邻里和睦、携手互助的温馨生活氛围。
据悉,为深入开展社区共建工作,真正实现“党建引领、多元参与、资源共享、服务惠民”的目标,宝圣东路社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社区党员为骨干,依托工、青、妇三大主体及8个群众自治协会,创新建立“1+1+3+8”的群众自治服务模式。其中,“8”包括就业、帮扶、帮教、群防、调解、计生、家政、宣传文体8大自治服务协会。长期以来,各协会借助智慧社区信息平台,充分倾听社区居民提出的诉求并予以解决,形成了数字化宣传服务、数字化信息服务、数字化跟踪服务、数字化考评服务为主的闭环式服务机制。
在高效的自治模式下,今年1至9月,宝圣东路社区面向辖内居民推荐就业岗位32个,解决社区失业人员18名;热心帮助多名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及困难户,救助资金超过1.3万元;坚持巡防307次,解决矛盾纠纷100多件;开展文艺演出8次、法制宣传11次……不久前,这里还被评为重庆市“无邪教”创建示范社区。点点滴滴融入生活的和谐,让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精神文明之风吹拂心灵
近日,一场“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读书沙龙在回兴街道举办。50多名阅读爱好者齐聚一堂,分享好书、交流心得。“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次我们特别邀请大家拿起久违的笔,记录下阅读中点点滴滴的心路历程。”回兴街道负责人表示。在不久前的“悦读生活,从一本好书开始”荐书活动中,街道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购入597本新书置于街道办事大厅流动书架,面向全体职工和办事群众开放阅读。短短一个月,借阅量超过300余人次。
再将目光投向科桐路社区,一个专注于文化宣教的微信公众平台“掌上科桐”备受群众欢迎。只需扫码关注,最新的文艺演出资讯、思想宣教内容、社区活动报道等尽在掌握,一目了然。通过“互动微距离、服务零距离”,真正实现线上咨询、线下服务的互动模式。
这一幕幕正是回兴街道打造文化阵地、深化文明宣教的真实写照。以人为本、立足基层,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犹如缕缕春风,悄然吹进每一位群众心中,埋下精神文明的种子。
据统计,今年以来,街道累计举办群众活动近百场,涵盖理论宣讲、文艺培训、书画展览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在“迎七一·颂党恩”第三届社区居民歌手赛、“你点我送·和谐邻里”健康巴渝行、理论龙门阵微宣讲比赛等文艺活动中,累计演出节目628个,吸引观众3万多人次。通过庆祝建党95周年诗书画作品展等平台,展出群众优秀作品76幅。全年共放映惠民电影44场,送文化下基层6场,服务群众近万人次。(文/王彩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