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0|回复: 1

三个人的“世界”也精彩

发表于 2016-11-21 16:31: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以前的6个人减少成5个人,再到现在只有3个人,矿井深度增加了,任务加重了,人却越来越少。虽然井下亟需人手,但是没有人愿意来,因为这个岗位实在太苦了。”湖北三鑫公司矿石取样班班长卢良华感慨道。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之一。
早上8时10分,卢良华与两个年轻的同事一同来到下井提升机前等候。卢良华随手挽起袖子,一块淤青映入记者眼帘——这是取样时锤子砸伤的。“碰到视线不好的巷道,锤子误伤人时有发生。”卢良华解释道,“因为轻伤不能报工伤,所以通常大家都是自己买点药简单处理一下。”
大约过了5分钟,卢良华和同事走上下井的提升机,紧张的工作即将开始。卢良华告诉记者,目前取样班有3个人,承担着以前五六个人的工作,工作量增加了许多。最多时每年要取3000多个矿石样,12000千克的矿石都要靠一锤一凿从坚硬的矿岩中敲下来,然后人工背到井上。如果是在副中段,还要爬天井、走斜坡道、翻越塌陷区。“我们已走遍井下十几个中段,在从事取样工作的十多年里,我累计走了几百千米的巷道,好多技术员都没有我熟悉井下的环境。”在提升机内,卢良华的同事朱荣华自豪地说。
在井下巷道走了大约18分钟的路程,卢良华一行3人爬了一段斜坡道,来到-302米中段取样地点。技术人员早已划出取样点,于是3个人迅速穿戴好防护用具,垫好雨布,拿出笨重的锤子和凿子,使劲敲凿起来。不一会儿,巷道里便弥漫着呛人的尘雾。
9时10分,一名取样工突然放下工具,跑到一处光源下,拿起矿石样袋轻轻揉起眼睛。原来,取样时石硝溅到他的眼睛内,顿时眼泪直流。满头汗水的卢良华吆喝大家休息一会儿,自己也拿起一瓶自带的茶水,咕咚咕咚地往肚子里灌。“这是个体力活儿,不带些水下井不行啊!”卢良华坐在地上说道。
半个小时后,卢良华和其他两名同事将装满矿石的样袋集中在一起,并进行分类编号。收拾好后,他们准备转移到下一个工作地点。同事肖继勇吃力地将样袋背在肩膀上,然后告诉记者:“长期的体力劳动,使我们3个人的腰椎和臂膀都出现一些病痛,现在我的胳膊已经举不过头顶了。”
……
10时许,卢良华和同事“转战”312米中段,这个中段曾关闭了一段时间,没有灯光照明,还要穿越一个垮塌区,而且这个取样地点还是一个独头掘进。在记者看来,这里非常危险,但是他们却习以为常。就这样,3个人穿行在这个与世隔绝的井下“世界”。看着自己取出的样品成为公司指导井下生产的重要依据,他们感到很自豪,同时也觉得这样的人生很“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1 21:23:28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