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收藏的大量古玉制品中,有一件东周时期采用水苍玉制作的蟠螭纹青白玉佩,精美的游丝毛雕制作工艺和雄浑繁缛的纹饰令人心动。当初在古玩市场上初次见到它时,通过自然漂亮的包浆、沁色,我确定这是一块品质优良的高古玉。但感觉手头略显轻飘,硬度较低,能确定不是和田玉。“这块地方玉究竟是何种玉石呢?”我仅用100元的低价买下这块玉佩。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咨询和考证,我终于搞明白了,这是水苍玉礼器。水苍玉是有斑纹深青色的玉石,古时用作官员的佩玉。据西汉戴圣编著的《礼记·玉藻》记载:“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晋书·职官志》记载:“三品将军秩中二千石者,著武冠,平上黑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在等级森严的东周时期,能够采用水苍玉制作的蟠螭纹玉佩,必然是显赫官宦出身。而用区区百元得到,这应该算是捡了大漏。而卖家愿意低价转让的根本原因,也仅仅因为这块古玉佩不是和田玉。这种以材质论价值高低的事情,在收藏圈里几乎天天发生。
“只有和田玉值钱”的说法是非常片面的,误导了许多人。而这种偏颇认知,也恰恰给古玉爱好者提供了低价捡漏的机会。在笔者低价购买的古玉藏品中,有红山文化时期的河磨玉、水晶,战汉时期的绿松石、蓝松石,辽代玛瑙、砗磲等。面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而又价格低廉的古代玉石遗存,收藏者没有必要固守“和田玉”之说而视而不见。况且,目前和田玉的销售价格过高,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大大超出了古玉爱好者的实际购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