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站在新的起点 ——铁运处国际焦化运输部“开足马力”保安全高运侧记 10月26日,一场秋雨把铁运处国际焦化部冲刷的分外明亮。踏进车站行车室,挂在墙壁的提示板上显示着这样一排内容:1—25日完成运量18.7万吨,累计实现安全生产2873天。看着这两行数字,值班员赵峰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18.7万吨,2873天”,面对这些枯燥的数字,您或许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当您来到这里,当您走进这个群体,当您融入这里的工作节奏,当您了解到连续几个月的时间,仅占全处3%的职工却承担着近20%运输任务的时候,您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从今年4月份开始,铁运处国际焦化运输部厂内站的运量就一再攀高,特别是9月份,以超出考核指标62.2%的成绩,顺利实现24.1万吨的运量。“保运输就是增效益”,着“有多少运多少”的原则,他们举全部之力,科学组织、合理调度,95名干部职工围绕高运凝聚成一台动力十足的马达,为了高运、向着高运,冲,冲,冲……
如果说“开足的高运马达”是一种表象,那么支撑着这马达高效、精准运转的动力源在哪里?如果说,干部职工的斗志可以持续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那么如果战线拉长至十个月、一年、两年,他们能否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带着这些疑惑,我们走进国际焦化运输部。
“阳光下,更和谐” 来到国际焦化运输部,主任李峰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和谐”,班子和谐、干群和谐、职工和谐。
通过几天的下工区、到班组,记者渐渐明白了,他说的这种和谐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相安无事;不是表面上一团和气的利弊权衡;不是回避矛盾、粉饰太平的敷衍了事。
作为处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为了真正实现内部同工同酬、易岗易薪,他们率先将岗位工资、35%房贴等全部收入纳入到内部市场进行结算。
“同工同酬、易岗易薪”,说起来容易,起来却着实不易。当前使用的收入分配机制已用数十年,与企业发展、形势需要、激励作用发挥等方方面面都明显脱钩,酬分配存在不公平、不合理、不科学等弊病。“同工不同酬,易岗不易薪”便是突出问题之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收入严重倒挂,生产一线职工的收入拿不过后勤辅助职工,违背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影响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严重制约了单位用工安排和劳动组织,甚至出现了因待遇不公致使缺员岗位通过行政手段都无法调剂人员的现象。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孬一个样,谁愿意去那苦、脏、累的岗位工作?
改,必须要改!可是怎么改,改哪里,运输部党政班子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5名班子成员首先召开碰头会,统一思想。用“明白纸”的形式拟制宣传提纲下发至全体职工。提纲以一问一答的方式从“为什么实行内部市场化?为什么打破现行分配制度?推行内部市场化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推行内部市场化最终实现什么目的?”等几个方面向职工进行宣传引导、答疑释惑,班子成员也充分利用下现场、到工区的机会进行“吹风”,大力营造前期工作氛围。本着“尊重实际,合理量化 ”的原则,他们从各工区、各工种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责任等因素出发,拿出初步分配方案,并数次召开工长、党员代表、职工代表参加的方案论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几轮讨论下来,方案最终得到绝大多数职工的认可和赞同,经职代会审议、公示后当月便顺利推行。调整后,42名职工收入比原来多了,仅岗位工资的最高涨幅就达到378元;13名职工收入比原来低了,岗位工资落差最大的达到594元。
改革总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对收入降低的职工,运输部也为他们提供“双项选择”的机会:不满足于现在岗位收入的,根据定员余缺情况,通过竞聘考试合格后转岗到自己能够胜任的一线缺员岗位工作,拿高薪;不愿意的,继续留在原岗位,拿低薪。
拿到改革后的第一月工资,机务工区司机长徐磊说:“干什么活拿什么钱,多干活多挣钱,切切实实打破了原来吃大锅饭的状态,现在大家伙儿心里亮堂堂的,干起活来更是有一包的劲儿,运量再多也不怕。”
从钢筋工调整为地面辅助工的刘翠一下子被拿掉了500多块钱。面对改革,她表示:“这次改革是大势所趋,岗位变了收入肯定会少,而且部领导、机关人员和班组长的收入一分钱也没涨,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他们也是为了工作、为了大家伙,所以,我能理解。”
在别人看来是雷区、禁区、深水区的“同工同酬”改革,在运输部得到有序的推进和执行,职工队伍思想稳定、认识统一、气正心齐、干劲十足,这得益于领导班子超前谋划、审慎推进,也再一次说明了一个不变的真理:人心向背。任何事,只要从职工利益出发,只要在阳光下操作,就能得到职工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发动大家的力量” 如果说内部市场化改革是他们敢于管理的缩影,那么在善于管理上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
采访中,李峰谈起自己的工作:“往大了说是一级组织,有自己的使命、职责。往小了说就是个“家长”,安全生产你得抓,运输调度你得管,环境卫生你得搞。说白了,带着百十口子人远离本部,在巴掌大的这块地方,职工的吃喝拉撒睡哪一样也不能落下,哪一样都得操心。”停顿了一会儿,他接着说:“想把工作干好,光靠哪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必须发挥班子合力,发动大家伙儿的力量。”
国际焦化运输部远离本部驻地机关,地处兖州境内,95名干部职工分布在车站、机务、工务、通信信号、水电等5个工区,主要负责国际焦化公司厂内站各种货物的运送、铁路通信(信号)和厂内站线路的日常管理、维护等工作。厂内站捣调作业频繁、黄坏车多、一线作业人员年龄偏大又紧缺是这个部面临的紧要难题。
2015年7月,组织安排35岁的殷学军到这里来担任支部书记。“是信任更是压力。”说起刚刚上任时的情形,殷学军还历历在目。“运输部从06年创建以来,一直遵循精干、高效的工作原则,各项工作也都走在全处的前列,可以说是‘名声在外’。组织把我派到这里,我不敢说能把工作做得多么好,但最起码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不能让支部工作拖了整体工作的后腿。”
跟车添乘、线路巡视、轮番参加各工区交接班会、每周一次夜间值班到各工区和值班职工拉家常······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殷学军发现,运输部整体职工队伍素质较高,大家能够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各司其职。但是,随着煤炭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下滑、职工收入大幅减少、生活压力增大等实际,个别职工思想、行动上也出现了开小差、爱抱怨等“跑偏”现象。
针对这一现状,殷学军和李峰商量着,“班子带骨干,骨干带职工;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两个人一拍即合,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他们首先在党员身上下起了功夫。
党支部根据每名党员自身思想素质、业务技能、专业特长等综合情况把大家进行了重新调整,22名党员平均分布在每个工区、班组,确保党员覆盖无盲区。结合处党政提出的“三六”安全素质提升工程,他们创新开展了“党员自身零违章、身边职工零‘三违’、责任区内零隐患、示范岗上零事故”的党员“四零”安全承诺活动。活动规定党员对所在班组、所在岗位的安全、质量、生产任务完成情况都要承担相应责任,保证个人无违章、身边职工无“三违”、所在岗位无隐患,让党员身份“红起来”、形象“亮起来”、作用“显出来”,时时处处体现“我是党员我先行”的表率作用。
今年七一前夕,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做出书面承诺。工务工区工长赵现友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明年2月份就要光荣退休了。第一眼见到他,不用介绍就知道他从事的是室外工作。由于整日在线路上作业,原本白皙的皮肤变成了麦芽色。运量的增加,对线路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每班次正常的巡道外,赵现友还要带领工友对厂内站线路的病害进行治理。人少、工作量大,还不能耽误正常的运输作业,他们只有利用行车间隙加班加点对失效枕木、扣件进行更换。仅10月份就组织抢修、中修5次,更换木枕11根。当问到工作累不累、苦不苦时,赵现友一边轮锤打镐一边笑着说:“现在我们不怕活多,干得多挣得多,伙计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都卯足了劲的干。不管什么原因,决不能因为线路质量耽误了安全运输的大事。”
“让一切有章可循” 在国际焦化运输部,各种“安全”“规矩”随处可见。
从主任、书记,到工区工长,再到各岗位的普通职工,大家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做要做到什么程度;严禁做什么,违反了如何处罚,具体罚多少,都一、二、三、四条被明确的列了出来,印在纸上,钉在墙上。在这里,上至各项规章下至卫生检查分工,各类文件、通知都被统一冠以“国焦﹡﹡号文”的字样,仿效上级下发的文件模式,字体、字号都有统一标准。这样做,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书面上的规范,更是一种工作态度的体现,一种对执行者的尊重,一种仪式感和庄严感。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灵魂”,作为全处唯一一个集车、机、工、电等多工种为一体的单位,如果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约束,那么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将失去保障。
今年6月份,车站调车作业过程中出现少人作业的违章现象。他们在第一时间召开事故分析会,对违章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定性,决定对调车员、连接员两名当事人及车站站长、值班员两名连带责任人进行处罚。其他三人的检讨书和罚款很快就交了上来,可值班员老冯却对事故处理结果有异议。得知这一情况后,班子成员认真分析老冯的思想,并到车站找他谈心聊天,从《技规》《行规》要求谈到《站细》《红黄牌处罚规定》条款,从安全对单位的重要性说到安全对个人的意义,最终老冯解开了思想包袱、放下了抵触情绪,罚款和检讨书也很快就交了上来。
有些人常说:有困难找组织,有问题找领导。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得却是另外一副画面:出现问题、有了矛盾,靠的不是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不是一推六二五的推诿开脱,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强迫执行,而是坚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软着陆”的工作方法,问题得到解决,矛盾没有激化,干群更加和谐,整体工作得到提升。
“不辱使命,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好;不折不扣,把上级工作部署落实好;有条不紊,把各工区生产任务协调安排好;竭尽全力,把职工反应的问题解决处理好。”这就是国际焦化运输部党政班子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当前厂内站高运的动力所在,是职工主人翁意识“大爆发”的索引,更是矿区铁路人站在度危求进、逆势发展新起点上的一个缩影。(王丹丹)
编后语: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于一个单位如此,对于一个班组而言同样如此。国际焦化运输部开组马力保安全高运的发力点在哪里?是一份阳光理念,一种阳光心态。着力点又在哪里?是上下同欲的管理方法,是有章可循的安全规矩。作者深入现场实际,捕捉班组内部的鲜活画面和生动语言,在笔下展开一幅“班子带骨干,骨干带职工;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火热工作场景,一个阳光、团结、和谐、上进的班组形象跃然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