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净化政治生态发挥支撑作用
从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看,政治生态是一定社会中形成的政治环境、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模式、政治评价标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是政治环境之所以形成、政治关系之所以构建、政治行为之所以达成、政治评价标准之所以确立的内在机制和发生机理。它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从政行为。但是,良好的政治生态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严肃活泼的政治生活的基础之上。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表明,政治生活对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这种支撑作用首先体现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能为政治生态建设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活主体。政治生态是人营造的,人既是政治生态的建设主体,也是政治生态的受众。人出了问题,政治生态自然也建设不好。何以保证政治生态的主体不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因素固然很多,但是,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就能从增强党性、锤炼政治品格、保持清正廉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面规范政治主体的行为。相反,不良的政治生活无法让政治生活主体接受严谨规范的政治生活训练,反而在慵懒散、宽松软的不良生活中形成错误的政治认知,产生错误的行为。实践一再证明,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政治生活主体的思想面貌、行动方式就会发生偏离,良好的政治生态就难以形成。
其次,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能纠偏不良政治风气。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过程,是一个扶正祛邪、整体优化的过程。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就是因为党内政治生活这个优良传统“钝化”“丢失”了。一段时间以来,政治生活庸俗化、平淡化,成为一些地方政治生活的鲜明写照。在本应严肃的政治生活中,有些人喜欢谈成绩大张旗鼓,说问题避重就轻,谈矛盾少之又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栽花少栽刺”“遇到矛盾绕着走”的处世哲学颇有市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入手。唯有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才能让不良风气、歪风邪气销声匿迹,让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