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们又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实验,把员工分为早7点上班至下午3点下班的一组,和中午11点上班到傍晚7点下班的一组,测验结果跟上一项相同,主管依然对早7点至下午3点工作的员工评价更高。
以上3组不同的实验确实证明,在职场中,早起的“百灵鸟”真的比晚到的“夜猫子”更占优势。与选择早点到办公室并开始工作的员工相比,在上司的潜意识里,晚到的人就是缺乏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从实验结果看,晚到的人可能因为跟工作业绩无关的因素被认为不够勤勉和敬业,甚至遭到不公正待遇。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实行弹性工作制更容易对员工产生消极影响。
那么,实行弹性工作制的企业该如何规避这种负面影响,更好地让这一制度服务于员工和公司呢?丽萨和同事给出的建议是,让职业经理人介入绩效考评,以避免普通主管可能因为偏见作出不太合理的处罚决定。跟一般主管不同,现在很多职业经理人鼓励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而且研究显示,如果有良好的考评措施,弹性工作制能让员工获得更大绩效。
对那些无意但可能作出错误决定的主管,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尽量让他们意识到这种偏见,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时做出相应调整。理想状况是,主管在考核员工或评定业绩时,完全依据客观的工作完成情况,而不是让偏见左右自己。
员工该做些什么呢?从上面的实验结果看,如果公司实行弹性工作,你最好选择早到。如果确实因为家庭原因无法做到,最好开诚布公地跟上司谈一谈,请他不要将上班时间作为评定你工作业绩的第一要素。
总之,上司应该明确,“鸟”不一定比“夜猫子”更勤勉,晚点儿到公司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懒惰。否则,本应造福员工和公司的弹性工作制会变成反作用力。作者 Christopher M. Barnes Kai Chi Yam Ryan Fehr 译者 张弛
(摘自《青年参考》5月12日 B05职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