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通过落实政策、强化宣传、拓展岗位、引领创业、跟踪帮扶“五把火”,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截止11月11日,3032名毕业生在人社部门帮扶下端上了“热饭碗”。
一把火:落实政策,把各项补贴发放到位
一是下发《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关于开展帮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目标,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予以求职创业补贴,截至10月底,共补贴资金166400元。市属三所高校208人享受了各类就业扶持政策和补贴款,补贴资金的及时落实,有效地稳定了就业;三是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落户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对实名登记的非本地户籍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给予与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政策扶持。
二把火:强化宣传,做好就业信息服务
一是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周报制,抽调专人对全市招工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在皖东晨刊、滁州就业网、滁州人才网、人才市场户外LED大屏发布,扩大信息覆盖面,拓宽企业与求职者对接面。二是利用县(市、区)人社局、街道(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社区(行政村)工作服务站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158个乡镇村设立户外LED大屏,滚动播放招聘信息并对全市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三是与电视台联合开展“记者探厂”专题节目,跟踪报道毕业生求职和企业用人的典型案例,引导毕业生理性求职。
三把火:拓展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围绕服务基层、就业基层目标,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招考“三支一扶”人员64人;遴选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65家,征集就业见习岗位181个,组织推荐523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占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16%,帮助201名毕业生实现留岗就业,留用率达44.6%;建立面向全国吸纳大学生实习基地41个,吸纳全国80多所高校大学生来滁参加实习、实践活动5720人;连续五年实施基层特定岗位大学生招录,引导毕业两年内的大中专毕业生到街道(乡镇)、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及其他服务工作,五年来共招(补)录基层特岗人员1010人,缓解了毕业生就业难。
四把火: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是建立健全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体系,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将有培训需要、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培训范围。二是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及时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三是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从事创业。截至10月底,共举办创业意识培训班3个,培训学员231人;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43个,培训学1281人;举办模拟实训班49个,培训学员1439人,举办网络创业培训班3个,培训学员87人。
五把火:跟踪帮扶 促进精准就业
为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精准帮扶工作,一是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信息库。2016年,省厅下达该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697人,通过任务分解、电话跟踪和登门走访,帮助实现就业3032人,帮扶就业率达94.6%。二是针对未就业大学生组织组织开展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退役士兵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E滁州大型公益招聘会”等系列活动。三是深入驻滁高校指导开展毕业生“双选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开展“送岗位、送政策”进校园。10月份以来,与驻滁高校联合举办毕业生双选会3场,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