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静坐少动诱发疾病
吃得越来越好,“宅”得越来越深,慢病越来越多。缺乏身体活动,已成为国人慢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42岁的雷女士在一家美国药企北京公司上班,上楼坐电梯,出门开汽车。她经常加班加点,没时间运动。前几年,腰椎间盘突出折磨得她痛不欲生,医生说做手术也解决不了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龙潭湖公园遇到了一位八段锦教练。刚开始练习时,做几个动作就要休息—下。几年下来,雷女士身体有了明显变化,各种病痛基本好转。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公司里的“老外”都主动加入练习,上班间歇站起来,做几遍“两手托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须单举”,掀起一股健身热。
在大城市里,雷女士的经历颇有代表性。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镇成年人中有80%以上的人采用静坐伏案或静坐为主的工作方式;城乡居民采用步行作为交通方式的人口比例不足50%。身体活动减少,导致我国城乡居民体质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
2014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表明,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7%和41.6%,比2010年分别增长0.6和1.8个百分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10.5%和13.9%,比2010年分别增长0.6和0.9个百分点。超重与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成年人、老年人体质的突出问题。专家分析,尽管国民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略有增长,但反映最大力量的握力指标继续下降。20—59岁各年龄组人群握力、背力呈现下降趋势,尤为突出的是成年男性的握力、背力等指标下降明显。
吃得越来越好,“宅”得越来越深,慢病越来越多。缺乏身体活动,已经成为国人慢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是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清华大学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蔚东认为,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与运动、环境、饮食密切相关。老百姓在看好病的同时,更希望少生病。如果单纯依靠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有效保障全民健康。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势在必行。——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