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抓好主要工作
积极实践“四种形态”,深化“三转”,抓班子、带队伍是县、市纪委书记的主要工作和职责。
1、把好方向。市、县纪委书记作为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核心领导,是一班人的主心骨,处于领导层的中枢。在领导纪律检查工作中,必须坚持对上负责、对下负责。一是把好方向,必须把握重点。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讲话精神和党章党规、宪法法律的基本知识,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坚持用法规制度和纪律约束党员干部,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切实为同级党委选好用好干部把好“纪律关”。二是把好方向,必须关注大事。纪委书记对全盘工作要善于弹钢琴,预先运筹,做到心中有数,把主要精力放在思全局、想大事、谋发展上。三是把好方向,必须坚持原则。一方面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必须遵循党性原则;另一方面在抓大事、议大事上,必须坚持组织原则,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
2、建好班子。作为班长,在抓班子、带队伍上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有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能力。贯彻好民主集中制,班长就要组织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好“十六字”原则,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可以概括出“六句话”:抓住大事定议题,调查研究拿预案,个别酝酿求共识,民主集中作决断,分工负责抓落实,监督执行常检查。二是要有维护班子团结的本事。毛泽东同志讲过:“看一个书记有没有本事,很重要的一条是看他能不能团结人”。搞好班子团结,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了“五靠”的做法:靠事业凝聚、靠制度促进、靠真情相处、靠党性加强、靠主要领导带头。三是要有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立党为公,执纪为民,想问题办事情,把基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坚持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到一线、检查督促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执纪问责延伸到基层。
3、用好干部。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作为一级纪委,既要为同级党委用好干部把关,又要把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配硬配强,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五看”:看政治坚定不坚定、看素质过硬不过硬、看政绩突出不突出、看作风扎实不扎实、看群众拥护不拥护。总之,纪委书记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正把忠诚于党、有能力、作风好、自身正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三、要讲究领导艺术
市、县纪委书记要清楚自己姓“党”,必须做好纪委党的日常工作。因此,应该学会辨证地思考问题,灵活的工作方法,深刻的内在涵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提高领导艺术。
1.统揽不包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抓住大事,是纪委书记必须具备的本领。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注重领导艺术,有时会出现没有“牵住牛鼻子”,抓不住主要矛盾;不会发挥一班人的作用,大小事情亲管的现象。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应该集中的不集中,在上者叫做失职;应该分散的不分散,在上者叫做包办”。纪委书记要处理好统揽不包揽的问题,要搞好“三个结合”,即:把宏观决策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把上级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把抓中心任务与抓一般性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要做到:大权揽得住,把握好用权的方向;小权放得开,按分工负责抓好落实。
2.善谈不空谈。纪委书记不能务虚不务实,光停留在嘴上、纸上、会上,应带头发扬务实的作风。思想上要求实。不出风头,不争彩头,不敢浪头,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求实效。作风上要扎实。说真话,办实事,不搞短期行为、不搞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多做打基础的工作,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工作上要落实。在纪律审查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必须把案情吃透,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纪律为准绳”,能在会下统一班子成员思想的,不带到会上去统一;能纪委自己解决的,不矛盾上交,不推不拖。
3.敢断不武断。当班长要厘清并非当家长。在党委会上,同其他委员一样,也只有一票的权利,必须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因此,要善于集中班子集体的智慧,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对棘手问题敢于决断。因此,班长不仅要广开言路,博采众长,而且要有党性原则,做到大事不武断,难事不寡断,做出正确决断。纪委书记遇到复杂的问题,要能拿得起、放得下、稳得住,成为一班人的主心骨。
4.大度不失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难办的事、各种特点的人常常会碰到,纪委书记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能够容得下话、容得下事、容得下人,过去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说的这个道理。邓小平同志曾讲过“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胸怀宽阔,体现在有容人之量,有忍让之度。受到委屈,不要斤斤计较;有了成绩,往别人帐上记;出了过失,自己多担责任。有句古话叫做“海纳百川”,纪委书记应该有这样的品格、这样的肚量、这样的境界。
(作者:中共葫芦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