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6|回复: 4

玩文玩不可不知的九件“大事”

发表于 2016-11-27 15:17: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小凤眼是营养不良的产物
  其实小凤眼和普通凤眼是同一物种,不过小凤眼是在气候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缺雨水、缺光照等等)的产物,所以小凤眼内部的油脂和蛋白物的含量相对低,才不容易变色包浆。
  2.佛珠的正确戴法是佛头戴在后边
  咱们文玩佩戴的珠子都是从清朝的朝珠演变过来的。它的佩戴方式和用途在乾隆年间指定的《钦定大清会典》都有详细记载。佩戴朝珠(佛珠)本身是作为一种庄重的礼仪,而且佛头被规定戴在后边的。
  3.最初的核桃品种只有:狮子头、虎头、官帽、公子帽、鸡心五种
  最初的文玩核桃品种其实并不多,主要的就是狮子头、虎头、官帽、公子帽、鸡心五种,所谓的四座楼,秋子,麦虎等等都是后来出现的。多说一句,那时候的狮子头也没有那么多纹路的分类。
  4.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是不同科红木
  2000年,国家颁布的《红木国家标准》把海南黄花梨归入香枝木类。红木国标没有将越南黄花梨列入香枝木类,但是国家木材检验检测中心鉴定,鉴定的结果又会证明越黄和海黄的细胞壁组织结构等具有一致性,给越黄出具的鉴定结果仍然是香枝木类。
  5.橄榄核不能随意上油,否则很容易花
  很多玩橄榄核雕的人,喜欢给橄榄核雕上油,为了变色快,同时也可以防止开裂。但是很多橄榄核雕因为材质的问题是不能上油的,有些橄榄核上油后会出现花籽的现象,是很难清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5:17:49 | 查看全部
6.《核舟记》里其实是橄榄核雕
  关于《核舟记》中的核雕究竟是桃核雕还是橄榄核雕其实一直是被争论的话题。明朝关于核雕的记录寥若星辰,但是大多数的关于橄榄核雕的文章中,都会引用到乌(橄)榄核这一说法,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语文课本上定义《核舟记》中的核雕为橄榄雕的原因。
  7.绿松石变色快只是因为它的瓷度不够高
  绿松石的变色快慢不仅仅取决于是否是原矿绿松石,更重要的是松石的密度(瓷度),因为绿松石有一定的渗透(滴点菜油就会花),而密度高的渗透性相对较差,反而更难变色。
  8.最早记载橄榄核雕的文献是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
  很多人以外橄榄核雕最初的记载是《核舟记》,其实早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就记载过明代宣德年间的夏白眼的橄榄核雕。《核舟记》中的王叔远要比他晚了将近200年。
  9.第一个正式佩戴108佛珠上画像的皇族是顺治的媳妇-孝惠章皇后
  108佛珠是源于清朝的朝珠文化,但是清朝不是所有的皇帝都佩戴朝珠的,而根据历史记载,第一个佩戴朝珠出现在宗庙画像的皇族,是顺治的第二个皇后,就是上图的这位孝惠章皇后。

来源:华夏收藏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7 16:23:30 | 查看全部
感谢魏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7 16:23:45 | 查看全部
前来学习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7 16:23:5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