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5|回复: 2

专家聚上海宝山寺研讨 如何振兴传统营造技艺

发表于 2016-11-28 11:16: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专家聚上海宝山寺研讨 如何振兴传统营造技艺
2016年11月24日07: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原标题:如何振兴传统营造技艺


  上海宝山寺

  纯木榫卯构造、遵循唐宋传统营造工艺与工序、突破多项工艺科技难题,让上海宝山寺成为近年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木构建筑案例。

  近日,“振兴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暨罗店镇宝山寺传统文化保护高峰论坛”举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科院、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文化和古建筑学者,以及浙江、福建、江苏的建筑工艺专家等20多人,经过实地踏勘剖析宝山寺建筑群案例,力图总结出振兴传统营造工艺的新经验。

  据宝山寺方丈世良法师介绍,宝山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正德、嘉靖年间,几经风雨起落,于2005年重建。重建过程中的构件样式、模数尺寸、加工、装配方法及操作仪式都遵循唐宋传统营造工艺与工序,整体诠释了晚唐时期建筑营造中艺术与结构高度统一的特色,工程项目也因此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不仅仿唐建筑技艺、建筑设计团队、建造施工团队得到非常好的锻炼和发展,宝山寺重建以来,与之相关的一些非遗项目,亦连带得到发展。如浙江苍南的民间烧瓦手工艺者,经过数年摸索,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以柴窑烧制出符合仿唐建筑要求的仿古瓦,跻身业内高档仿古瓦一流行列。可以说,宝山寺仿唐建筑的成功,产生了一系列文化连锁效应。

  “宝山寺的重建,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历经数千年传承不断的内在生命活力的体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郑长铃表示。在专家看来,宝山寺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中国优秀营造技艺在现代成功实现的过程,也是传统营造技艺的活态保护方式;既是当代建筑史的重要案例,也是非遗项目以濒危状态成功复活的重要案例,更是文化传承完全可能从民间层面自主复兴的重要案例。

  “日本、韩国都非常重视对传统木制建筑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韩国的大木匠成功申遗。但在中国,传统木构营造技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在会上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传统营造技艺的重新发掘、研发、再造和保护。

  中国民俗学会原会长刘魁立等也提出,应当就中国历代古法营造技艺的复兴制定国家标准。由于古代营造技艺部分失传、部分埋没民间,在复兴相关技术工艺过程中,涉及建筑、科技、文化和文物等多部门多源头管理,更需要一个整合各方的综合性评估标准,有助于激励更多后来者加入到复兴古建筑营造技法的行列中。

  (郑 娜)

(责编:汤诗瑶、陈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2 08:29:2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4 22:24:19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