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回复: 2

你知道“庹”(tuǒ)这个度量单位吗?

发表于 2016-11-29 11:12: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你知道“庹”(tuǒ)这个度量单位吗?字典上的解释是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有家长在留言,他发现,二年级课本上册出现一道奇怪的题:“一庹”是啥意思?家长提出疑问,二年级的小学生学习这种不常用的度量单位是不是太深了?小学数学老师解释说,量“一庹”是课本实践活动的内容,借助“身体尺”测量,培养孩子对长度单位直观的感受,孩子们不觉得枯燥,愿意接受这样的内容。

家长提问:量“一庹”是不是太难了?

昨天,记者联系上这位家长,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帮孩子复习功课的时候注意到,有一道题要求孩子量出“一庹”的长度。这位家长吐槽这道题出得奇怪,首先,这个单位不是常用的度量单位,二年级小孩子学这么生僻的知识,令人费解。这位家长还去查了字典,字典上说,庹是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既然如此,还让小孩同桌合作量一量,怎么个量法?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其他一些家长。有家长说,“孩子回来说要量‘一庹’,他连这个字都不会写。我一头雾水,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家长表示理解教科书的用意:孩子的书上是有示例图的,图上画着一个伸直两臂的小女孩,庹这个字也有拼音标注,只要家长和孩子用心看书,完全可以理解这个单位的意思。



    来源:金陵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1:13:08 | 查看全部
老师答疑:

实践课拓展孩子生活常识

带着家长的疑问,记者咨询了南京市成贤街小学数学老师钱小燕,她告诉记者,量“一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身体上的尺”中的内容。

“我们刚上过这节课,从教学情况看,学生们不仅不抵触,还学得特别开心,家长不用太紧张。”

钱小燕说,“庹”这个字书上是有注音的,上课前她先教小朋友认识这个字,但不要求他们会写。

因为生活中不可能随时带着一把尺,所以,这节课的出发点是教小朋友学会用身体的部位测量长度。她具体解释说,“一庹”长就是小朋友两臂伸直的长度,跟身高接近。

对应到二年级小朋友的身高,“一庹”约是1米3左右。钱小燕说,上课时,我们会让学生用皮尺互相量对方双臂伸展的长度,验证是不是这样的,也让他们直观感受“1米”的概念。

课本中除了“一庹”,还有“一步”、“一脚”和“一拃”(张开大拇指与中指,两端的距离就是一拃)。

在钱小燕看来,学生都特别乐意参与这样的实践课,“比如一步约是50厘米左右,我会鼓励学生,下课后用自己的步子测一测跑道的长度,他们表现得特别积极。”

钱小燕建议,这些内容应试虽然不考,但对小孩子来说,能帮助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生活常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1:13:39 | 查看全部
新闻附件

“身体尺”冷知识

前人对于身体这把活尺子总结了规律性的比例,记者查资料搜集了部分,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1.头长或胸背最厚处都等于身高的八分之一,肩膀最宽处等于身高的四分之一。

2.正常人身高为脚长的7倍,公安侦缉员根据罪犯的脚印之长断定出他的身高。

3.每个人拳头一周长差不多与自己的脚长相等。

4.一个人两手虎口相合的周长正好等于自己的脖子的周长。

5.两腋宽与臂宽相等,大腿正面厚度等于脸的宽度。

6.人跪时的高度,减少了四分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