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弘扬创新主旋律 根深叶茂花更红
——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管理创新”经验典范
王永红
2009年5月,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被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了2008年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2009年7月,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在大连又获得了2009年《海立》杯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赛二等奖。2010年1月,重庆能源打通一矿采煤一队荣获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总工会”等8家单位主办的 2009重庆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称号,重庆能源打通一矿掘进5队荣获重庆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称号;在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集团尚属首次,取得了管理创新的较好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松藻煤电打通一矿坚持“以矿为主、博采众长、融和提炼、自成一家”的自主创新精神,是弘扬创新主旋律,认真落实温家宝总理提出的“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切实加强管理,必须从规章制度、工艺技术、质量标准、生产定额、操作规程等基础工作做起”的具体实践,是加强企业管理,并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业绩创新的新构想、新观念应用到“安全质量、高产高效、技改扩能、文明提升”四件大事整个过程的改革和创新,有力地促进了重庆能源打通一矿各项工作的协调、有序地发展。
主要特色做法
一、以观念创新为导向,促一矿核心竞争力理念的创新
所谓管理的创新,就是指管理的改革和创造,是新的构想、新的观念的产生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它包括: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实践的创新和业绩的创新。
从成功企业的实践经验证明:企业一年成功靠营销,十年成功靠产品,百年成功靠管理。只有切实加强管理,才能逐步培育起重庆能源松藻煤电打通一矿核心竞争力,才能确保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松藻煤电打通一矿长盛不衰。2009年,重庆能源打通一矿领导高度重视管理创新工作,弘扬观念创新主旋律,不断深化员工对加强管理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创新了观念,加强了管理。
在安全方面,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C)的四个阶段,8个步骤的知识,从PDCA程序上寻找三违要因,狠反三违,提出了创建本质型安全矿井的管理观念;
在生产方面,以示范亮点工程建设为着力点,提出了创建“一面、两头、两线、一硐室”的 “1221” 的管理观念;
在经营方面,开展了砍掉浪费,千人献计,万元大奖的1个活动,注重目标责任成本向班组和个人的1个延伸,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责任成本2个管理,建立矿、部、队级3级考核体系,提出了“1123”经营管理的观念。
并以观念创新为导向,从“三个提升、四个加强、五个深化”入手,加大了质量标准化的投入,改造了硬环境,提升了软实力。重点做好“五问五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严格现场管理,加大对三违、隐患的查处力度,狠抓质量标准化示范工作,建立了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机制,促进了重庆能源投资集团打通一矿核心竞争力理念的创新。
一是提升了采掘机械化强矿的核心竞争力理念,生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确保全年经济指标上档升位;
二是提升了创建本质型安全矿井的核心竞争力理念,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确保零控目标的实现。
三是提升了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核心竞争力理念,确保动态达一级标准化目标的实现。
通过观念的创新,重庆能源松藻煤电打通一矿员工的智慧得到了发挥,用心管理的程度得到了加强,向精细化管理要业绩,向完善的工作流程要效益的创新精神及时得到了交流,最终创新了2009年重庆能源投资集团打通一矿12345的工作思路。
一是坚持一个理念:即细节决定成败、精心铸就品牌;
二是实现两个目标:战略目标:抓好四件大事,建设精强富美的一流矿井。年度目标:当年公司下达组织绩效目标;
三是夯实三大机制:技术管理机制,流程管理机制,监督管理机制;
四是完善四大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经营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党群管理体系;
五是实施五大工程:人才建设工程,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矿井争荣工程,三基规范工程,员工福利工程。
二、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促企业管理根更深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重庆能源打通一矿在总结2008年管理创新基础上,结合重庆能源打通一矿管理特色,博采兄弟矿的长处,融和制度创新精华,提炼精细化管理精髓,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促企业管理强根固基为目的,弘扬制度创新主旋律,确立了制度创新的战略思想,夯实了三大机制28个,完善了4大体系102个,实施了5大工程24个,创新重庆能源投资集团打通一矿制度154个,促进了《12345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是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创新思想。创新了三个认识。即一个认识安全管理是动态的,强化“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观念;二个认识安全问题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新情况,新问题,都要认真对待;三个认识安全工作每天都必须抓好抓实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各级管理者以制度创新为基础,安全管理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安于管理现状,创新安全管理效益思想,实实在在地抓好制度创新工作,向新的目标迈进。
在安全管理制度创新方面,制定了反三违、反事故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实施细则,安全质量结构工资考核办法,操作员工安全激励工资管理办法,员工安全行为档案管理办法,采掘现场安全确认管理办法,队级管理人员安全预警管理办法,现场安全会诊处方制度,安全信息管理办法,重大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安全仲裁管理办法,安全培训管理办法,安全技措资金管理办法,安全警示挂牌管理办法,火工产品管理办法等21个安全管理制度,并将21个安全管理制度、办法进行创新,整合为1个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安全管理办法,以党政2009年1号文件形式加以明确,创新为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关于加强《2009年安全工作的决定》,并将《安全工作的决定》与安全信息、记录、报表、台账、档案的考核结果融为一体,进一步完善了安全工作规范、操作标准、工作流程,创新了1本《重庆能源打通一矿安全工作基础手册》,将原8种考核、奖罚、激励基础台帐的内容全部纳入《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安全工作基础手册》,从制度上创新了安全管理。
二是确立集约匹配的创新思想。将基层队不同阶段的强化成本管理与矿的集约型增效基本战略相匹配,从队成本发生的源流入手,将矿的成本管理的办法融入各队劳动生产组合和管理活动之中,把成本管理的最小化理念融入员工的头脑中去,力求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
在经营管理制度创新方面,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确立了集约匹配思想,创新了《重庆能源投资集团打通一矿“1123”经营管理模式》,将传统的“天天喊节约,人人反浪费”的只有声音,没有行动的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科学的,效益的观念转变。提出了“1123”经营管理集约匹配制度,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严控材料、物资回收、工资、电力、修理、生活后勤、敏感性费用等七大费用支出,对各项指标使用前进行分解,使用中落实到部门、队、员工. 做到事前预算控制指标“纵算到底、横算到边”。
在创建“1123”预算体系时,我们确定了由易到难、由线到面、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先从构建全矿、部门、基层队、班组这四个层级的级预算指标体系入手,重点抓好成本费用中的材料、工资、电力、修理费等主要指标的分项目预算;然后建立起预算审批和监控、考核、奖罚的基本制度框架。 同时,加大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最后在积累经验、打好基础之上逐步完善预算体系、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真正实现全员、全额、全程监管。
各生产、经营部门按职能不同,分别负责材料、工资、电力、水费、修理费、租赁费、地塌费、其他限额费等11个项目的分预算、明细预算的编制和控制,并细化出任务指标上1000个;各基层队又在此基础上,分别明细(业务)预算的实施,把指标细化到班组或员工,形成具体责任指标上10000个,从而构建了从矿到队(部室),从队到员工的四级预算管理模式。采取正算倒算匹配相结合,把住预算编制关。
所谓正算,是矿上按照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业务工作安排对所需费用,从上到下逐级分解、细化费用指标的过程。
所谓倒算,则是各班组根据完成某一任务预算出所需费用额度,经上一级初审后,从下往上逐级归类、汇总费用的过程。
本矿就将这两个过程预算出的指标进行综合,如果正算大于倒算的,我们将指标向倒算方面调整;反之,则将指标向正算方面调整。从而确保预算额度尽可能接近实际需求,提高预算的准确程度,为预算指标实现闭合奠定基础。
从重庆能源投资集团打通一矿经营角度确定预算内容,即由重庆能源投资集团打通一矿矿财务部门根据矿上确定的原则和思路,设计、构建预算指标体系。以2009年为例,把总预算的11个大项目(以成本费用项目为统计对象)中的651子项目(以生产过程的头、面、单专项工程为统计对象),明细(业务)预算的近万个指标(以具体成本耗用明细为统计对象)罗列出来,用链接来表现三类项目预算指标与各执行层级责任目标的数量关系,从而形成全矿的三类预算框架体系。
2009年初,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通过正算、反算编制预算,共审定取消了各种分预算项目50多项,合并了15项,减少预算支出近800万元,使预算指标基本闭合,最终形成了具体的预算指标体系,
同时,建立材料消耗预警制。为确保2009年矿材料总指标控制在预算内,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创建了材料消耗“预警”机制,依据公司2009年下达给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的材料消耗指标6320元为预警总目标,结合生产计划,供应部将总指标分解细化到每季、每月、每天。如1月份每天9.67万元预警指标。材料预算员将每日材料消耗指标汇总,确定当日各项材料预警指标是否超控制消耗,再将整理好的每日领单明细导入每日设置好的“日预警”ExceL表格中进行比较后实施预警,出现负数为报警信号,供部长审批明天材料决策用。及时、准确、具体地反映各项材料消耗情况,促进了企业管理基础更加巩固,根基更深。
在生产管理制度创新方面,以1221示范亮点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创新了《生产质量工资制度》,将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每月质量工资有机结合,细化了各队每月质量工资结算标准,兑现质量工资与本单位或专业当月质量标准化考核效果相挂钩。
如采掘各队综合得分低于80分(含80分)或出现一个不合格品,取消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得分在81-85分(含85分), 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按50%计发; 得分在85-90分(含90分), 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按得分比例计发; 得分90分(不含90分)以上, 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按100%计发;
机电运输各队综合得分低于85分(含85分),取消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得分在85-90分(含90分), 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按50%计发;得分90分(不含90分)以上, 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按得分比例计发; 得分95分(不含95分)以上, 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按100%计发。
通风、抽放各队综合得分低于85分(含85分),取消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 得分在85-90分(含90分), 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按50%计发;得分90分(不含90分)以上, 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按得分比例计发; 得分92分(不含92分)以上, 当月质量标准化工资按100%计发。今年1-10月累计,重庆能源打通一矿共有14个基层单位管理人员质量工资被取消,金额达117600元,另有30个基层单位和专业被考核,金额达192800元,为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稳步提升。
三、以实践创新为根本,促企业管理叶更茂
制度是加强管理的保障,如何认真执行好制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加强管理,强化实践创新效果,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从制度执行入手,注重实践创新。
在安全管理上,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共投入1112.82万元安全技措资金,用于完善矿井生产系统、设施和安全装置。在井下安全生产实践中,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严控生产现场,做好三个紧盯:即紧盯现场,紧盯重点环节,紧盯重点人头。在实践中创建了一张严密的《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安全隐患整治网络》。将员工个人信息、安全积分信息、管理员工下井记录、安全隐患整改复查闭环系统、工程质量、重点工作调度、重点防突头面挂牌管理、历史死亡事故档案库等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都纳入内部网络系统。
特别是对使用安全报警系统,对安全积分超限和超时未整改隐患进行语音报警提示,并按“四定”原则处理安全隐患,加大隐患查处力度,共查处隐患36549条,整改率达97.3%,各类安全质量处罚444833元,查处三违272人次,有效地提升了对重点员工和重点安全隐患管理的监控能力。
一是创新安全隐患提案制度,每月20日前,各连队把影响重大,且不能独立处理的隐患通过申报,提交安全办公会讨论解决。
二是创建立了矿对部(队),部对队全方位的安全质量绩效月度考核体系。严格推行“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制,每月初由矿安全监察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队、班组月度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绩效进行公开考核,将原会场办公搬到井下现场办公,组织现场办公会606次,并严格兑现。
三是创新了矿对连队安全评估,队对班组安全评估,班组对个人安全考核三级考核制度,每天对生产现场实行全过程安全监控,形成了全方位的岗位监督,牢牢掌握了动态的现场安全。
四是实践了矿、部、队三级干部下井在现场与员工面对面进行操作行为规范的“直面”教育活动,建立了干部下井“无隐患处罚不算下井”的工作制度。
五是加强了安全培训,16个特殊工种共培训125期,20145人次;操作员工夜校举办52周次,参加学习10412人次;组织技能培训鉴定15期次,889人次,有6人、186人、7人达到初级、中级、高级技能等级水平。到2009年底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有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分别22人、123人、219人、218人。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技术员工队伍进一步充实和壮大,有力的提升了员工监督和确保安全的技能。
六是创新了连队每月技术课与每周一题技能提升培训形式,把现场实际操作与技术课相结合,加强了员工安全实作和安全知识的培训。
在经营管理上,认真执行“1123”经营管理模式,确立了责任层级,即部门在承担矿“1123”下达的三类预算指标责任后做好三件工作:
第一、根据业务任务的需求,向各基层队分解并下达三类预算指标;
第二、监控所分解各预算指标在基层队执行的情况;
第三、承担本部门所有预算指标执行效果的责任。依此类推,各基层队按同一方式开展同样三件工作,向各班组分解、传导所有预算指标和责任;各班组用同样行为向员工明确预算指标和责任。这样本矿的三类预算指标,经层层分解、细化之后便在各个岗位上得到落实。
各业务部室采用顺算的方法,根据2009年的生产部署和以往年度的经验数据,本着实事求是、尽量细化的原则,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按照生产部署的具体要求,和基层队进行认真的沟通后,统计出分管范围内的明细(业务)预算具体成本费用指标。
然后,重庆能源投资集团打通一矿财务部门根据公司确定的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内部收购价188.69元/T,根据指标闭合、相对合理、易于执行的原则,在和业务部室协商、求得共识、明确具体的节支降耗措施后,采用顺算和倒算相结合的方式,将年初提出的总预算、分预算和明细(业务)方案进行落实,认真考核,提交矿预算管理委员会逐一审定指标完成情况。矿预算管理委员会按照安全第一、效率优先、量入为出、整体闭合的原则,对预算逐级逐项进行审查,并按照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深化责任成本管理、深化材料回收、复用管理、深化劳动用工及分配管理、深化成本考评、考核工作的“五个深化”的总体贯彻要求进行实践创新。
在生产管理上,从年初开始,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以思想达标促安全质量达标。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实施了质量标准化区域负责制。采取质量达标强制排名、奖前罚后等激励办法,对安全质量达标的采掘队第一名,奖队长、书记各300元,最后一名扣队长、书记各300元,副队干按系数执行奖罚。通风、抽放队、机电队和运输队以矿每月和季度公司检查评定的平均分数为依据进行排名,第一名奖队长、书记500元/季度,最后一名扣队长、书记500元/季度。切实构建安全质量动态达标机制,打好质量标准化“攻坚战”, 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
一是按照 “1221”示范工程创建的要求,生产部专门落实专人对W2604工作面、W2702运输巷、W二区总风,北二石门和W7#轨道巷线路和西区140变电硐室等示范工程创建具体负责,分别组织召开安全质量标准化整治现场会,督促各队严格按标准加大整改力度,使各头面线在矿的规定时间内均达到了示范标准。三季度, E2702工作面、S1821工作面、E6#瓦斯巷、E2707W回风巷(上)、W201瓦斯巷、南二区140大巷等头面相继被矿评为了安全质量创新头面。 2009年总计有12个头面线被矿评为质量标准化示范化工程,分别给予2500元至8000元的奖励,奖励总额72000元。
二是抓特色、创新意,以“亮点工程”点亮创新之路。明确示范工程建设具体标准,实现了三齐、四有、五无、六统一。即三齐:设备摆放整齐、材料堆码整齐、管缆吊挂整齐;四有:有作业图牌板、有机电设备布置图、有瓦斯监测系统图、有防突管理图板。五无:无淤泥、无积水、无浮渣、无杂物、无粉尘。六统一:图牌板规格统一、图牌板材质统一、图牌板内容统一、图牌板固定统一、材料备件货架统一、工具存放箱具统一。不断加大“亮点工程”项目的选育力度,每月组织一次“亮点工程”项目评比活动,并分别给予300-500元奖励,召开“亮点工程”项目推广现场会。切实加强对“亮点工程”推广应用工作,今年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总计评审质量标准化亮点项目173个,采纳126个。其中有重要推广价值的39个,如阻车器远控调节装置,综掘二运卸煤归位装置,医疗箱的安设固定,材料堆码搁放框架等。
三是坚持动态督查和专业互检结合。规范检查行为,做到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公开、公正、公平落实检查责任,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在检查中严格按照新标准和新规程的条款进行实践。重点检查考核设施、装备、资料等基础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现场整改、限期整改、通报等形式指定专人进行处理,并进行复查。
今年以来,共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210次,专业互检94次,矿属各科队全部达到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动态检查覆盖率达到了100%。在公司季度检查中,因本队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有问题扣分超过2分,每增加0.5分,扣当月质量标准工资10%,依次递加。并根据效果和排名进行考核.采掘头面一个降等级,扣生产部20%的质量标准工资,其余生产部室扣10%;采掘头面二个降等级,扣生产部50%的质量标准工资,其余生产部室扣20%;采掘头面三个降等级,取消生产部的质量标准工资,其余生产部室扣50%。各专业检查得分在公司排倒数第三名,扣本专业人员当月20%的质量标准工资;各专业检查得分在公司排倒数第二名,扣本专业人员当月50%的质量标准工资;各专业检查得分在公司排倒数第一名,取消本专业人员当月的质量标准工资。通过工资分配杠杆原理,将质量标准化制度实践创新工作细化为100分分质,并将得分多少作为评价工作的好坏,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管理。如掘进二队实施了五直一平二畅通示范亮点工程,率先达到掘进质量示范头面目标,采煤四队推行质量标准化的学习考试与每周一题有机结合,并与收入挂钩,每项工作质量都占有30%比例,都有效地巩固了质量标准化工作,使企业管理叶更茂。
四、以业绩创新为核心,促企业管理花更红
2009年,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以业绩创新为重点,按照三基工作基本要求,把三基工作的具体内容分解融入到精品安全质量,细节现场管理;精创高产高效,细算生产成本;精心技改扩能,细排工程推进;精研文明提升,细化素质培育;精致三基管理,细定制度台帐的“五精五细”制度建设之中,达到三基工作与创新管理互溶互促目的,从而巩固了三基工作,充实了精细化管理,促进了企业管理花更红。1-12月成效显著,可概括为:“一变、 两升、三创、四新、安全管理效果较佳”的业绩。
(一)企业管理实现“一变”。实现了由精细化管理向创新型管理转变,企业管理执行力得到提高。
(二)员工素质实现“两升”
一是员工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二是员工整体技能得到提升。
(三)经营指标实现“三创”
一是劳动效率创新。全员工效达到3.069吨/工,与2008年2.983吨/工,同期相比,创新0.086吨/工。
二是员工工资增长创新。人均工资31695元/人.年,与2008年30432元同期相比,人均工资增涨1263元/人.略有创新。
三是内部利润大幅创新。1-12月实现内部盈利。与2008年同期相比,创新内部盈利885.5万元
(四)生产指标实现“四新”
一是原煤产量完成新。累计产煤160.75万吨,与2008年148.0226万吨同期相比,多产煤12.72774万吨。
二是掘进进尺完成新。累计掘进21388米,与2008年20668米,同期相比,多掘进720米;其中综掘进尺为3980米,占总进尺的18.6%。
三是抽放钻尺完成新。抽放各类钻尺68.851888万米,与2008年58.657788万米同期相比,完成年计划的111%,同比多钻进10.1941万米。
四是瓦斯抽放量完成新。累计抽放6983.33万m3,与2008年6217.21万m3同期相比,完成年计划的109%,同比多抽766.12万m3。
(五)安全管理效果较佳。全年无死亡事故发生,安全周期创1063天佳绩。与2008年同期698天相比,安全周期延长365天。
总之,“管理创新”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重庆能源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将解放思想,扬长避短,深入推进创新型管理,促进全矿整体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矿区的蓬勃发展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