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济东物业服务中心把内部市场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目标管理,落实经营责任,以“零基预算、有偿服务”为目标,以实施岗位承包,完善要素市场建设为重点,持续深化内部市场化建设工作,实现管理模式由“管理者推动”向“市场机制驱动”转变。
他们全面推行岗位货币化承包经营,不断拓宽岗位货币化的深度和广度。对园区、道路保洁、幼儿教育、公寓服务等岗位实行货币化运作,对不易计量的责任型岗位推行岗位承包经营,与绿化班、水厂运行班、对外开发项目部等12个班组签订有偿服务协议,推行班组承包。同时,他们制定《全员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实行“一考双用”,把考核结果与有偿服务结算价格和绩效工资挂钩挂钩,价格结算决定收入高低,工作质量好坏决定绩效分配,新的利益分配机制真正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我们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以市场化定员为基础,按照岗位绩效工资标准,测算区队、班组岗位的综合服务单价,层层签订有偿服务结算协议,变‘发工资’为‘买服务’,让市场来决定职工收入的高低,同时我们不断推进岗位货币化、岗位承包经营,今年以来累计节约170余人,为对外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该单位人力资源科(组织科)负责人张海峰说到。
自推行岗位货币化和承包经营以来,不仅使该单位职工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岗位奉献意识得到了增强,还改变了过去一些职工“干好干孬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怠工心理。
“年初,我们对公寓管理中心所有的卫生保洁岗位进行了内部市场化价格测算,有53名职工签订了岗位货币化协议。现在职工的挣钱理念得到了转变,干的多拿的多,干的少拿的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内部市场化建设在我们公寓管理中心深入实施,不仅保证了中心改革改制的顺利推进,还促进了公寓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该单位公寓管理中心负责人姚爱萍如是说。
该单位按照两级公司“走出去”发展战略,依托集团公司政策,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拓展对外开发项目,先后承接万福煤矿、营销中心、榆林能化甲醇厂等7家单位的后勤服务项目。通过人力资源价格引导、职工自愿报名、本部单位对口支援等方式,实行二级市场主体内部交易结算,在不影响本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累计外派职工182人参与对外服务开发。仅前三季度,就完成对外开发收入490万元,完成煤业公司下达的对外服务开发创收创效指标的96%。(许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