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1|回复: 5

别以娱乐之名消费孩子

发表于 2016-12-1 09:54: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芒果网播出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引起了不少妈妈的担忧。《爸爸去哪儿》原本是湖南卫视的名牌节目,今年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限童令”,原则上不允许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真人秀节目,于是乎,《爸爸去哪儿》不得不离开电视荧幕,转战芒果网。
  有了新阵地,第四季的《爸爸去哪儿》在内容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不仅有明星带着亲生孩子来参加,也邀请了更年轻的明星与并非亲生的孩子组成临时父女,这其中,“90后”中国击剑队队员董力就成了4岁女孩阿拉蕾的“实习爸爸”。但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对节目的种种情景设置产生了质疑:4岁的小女孩,可以叫一个非亲非故的陌生男子“爸爸”吗?4岁的小女孩,可以只穿内衣、内裤跟陌生成年男子同吃同住吗?4岁的小女孩,可以因为“我给你吃糖”就嘴对嘴亲吻陌生男子吗?
  而最让观众不能理解的是,节目组将节目的宣传重点放在这对“父女CP(人物配对关系)”上,视频网站的主打推广语也一度为“董力红唇索吻阿拉蕾”。在这样的宣传和暗示下,这对“父女CP”迅速成为年轻观众消费的对象,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父女”二字,关于“父女CP”的种种词组就有十几个之多,而且全部指向董力和阿拉蕾。有的观众甚至称,《爸爸去哪儿》变成了《我们相爱吧》,还有人直呼要董力和阿拉蕾“在一起”……
  最终,一位妈妈致节目组的公开信引起了舆论哗然:“这封信,不是质疑董力、阿拉蕾真会发生什么,而是要说,《爸爸去哪儿》这样有全国影响力的亲子节目,可能对全社会尤其是孩子们,造成极广泛的误导和负面效应。对儿童防性侵教育而言,更是打破了基本底线,充满了错误的示范。”
  有人说这种担忧是杞人忧天,有人说这种担忧是夸大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据统计,在儿童遭遇性侵犯的案件中,“熟人犯罪”屡见不鲜。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的数据显示,2015年,仅媒体公开曝光的性侵儿童案就达340起,其中,熟人犯罪占70.59%。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犯罪心理学专家曾指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其隐案比例是1∶7。也就是说,一起性侵儿童新闻的曝光,或许意味着7起案件已然发生。
  性侵案件的曝光,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今天的父母在保护孩子远离性侵害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了,对孩子成长和教养考虑得越来越全面了。重视培养孩子正确的性观念、性意识,重视警惕和预防对未成年人的性侵害,也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文明水平提高了。作为一位母亲,我深深感到这一代人与上一代人在意识上的这种差别,恰恰反映出时代的进步。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爸爸去哪儿》第四季打造的“父女CP”,往好了说,是意识落后,跟不上时代,以消费孩子的纯真作为哗众取宠的筹码;往坏了说,则是明知故犯,与社会文明与法治意识为难。
  媒体的覆盖率决定了它的传播力,也恰恰因为这样,传播力越强的媒体,就越应该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关乎未成年人的问题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别再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消费我们的孩子了。

       来自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10:43:1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10:44:13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吴小平) 的帖子

感谢吴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10:44:27 | 查看全部
问候老师!周四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10:44:3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11:25:28 | 查看全部
好久不看这样的娱乐电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