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省总工会从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出发,带领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以调查研究年、依法维权年、组织建设年、素质提升年、总结提高年“五个主题年”活动为统领,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重点工作,打造了一批富有山西特色的新品牌,受到全国总工会领导多次肯定,并在全国兄弟省市工会组织推广。
“五小”竞赛成果6万余项
2014年底至今一年多时间,工会系统开展的全省职工群众性“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竞赛,产生成果6万余项,创造经济效益62.8亿元。
“五小”竞赛要求围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进行发明革新和设计,解决制约生产发展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对落后技术设备、不合理工艺和陈旧操作方式的革新、改造等。次年就吸引参赛企事业单位1.48万余家,参赛职工228万人,确定重点示范企业436家,产生成果3.83万余项,创造经济效益41.8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参赛企事业单位达到2.3万余家,参赛职工327万人,确定重点示范企业979家,产生竞赛成果2.2万项,产生经济效益21亿元,预期全年可产生经济效益50亿元以上。以此为带动,全省每年开展岗位练兵的企事业单位达到2.9万个,开展技能比赛的企事业单位达到2.01万个,通过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能比赛等活动,69.2万名职工提升了技术等级,创新经济效益上百亿元。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作出批示:山西省总工会在全省企业中开展群众性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竞赛活动的经验,可供各地工会学习借鉴。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宣传推广山西省总工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为农民工讨薪1.82亿元
截至11月下旬,我省总工会组织“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拿不到工资找工会”专项行动共直接处理工资拖欠案件988起,涉及农民工2.53万人,追回欠薪1.82亿余元,省市县三级工会使用周转金垫付工资535.64万元。目前,全省工会农民工讨薪应急救助周转金总额已达1.5亿元。
这项自2013年起开展的专项行动,以为农民工讨薪为突破,带动农民工维权服务工作全面推进,努力为党政分忧,为农民工解难。各级工会组织建立健全制度,牢牢抓住接报、登记、调处、保障等关键环节,确保接案不遗漏、负责不推诿、处理有结果。做法有:全天候受理投诉、落实首问负责制、强化部门联动、设立农民工讨薪应急救助周转资金等。对于劳动关系清晰、企业一时无法兑现的欠薪,省、市、县工会启用专项资金,按被欠工资50%—70%先行垫付,再由工会代表农民工向欠薪单位追讨。此项工作在开展头年,就得到中央、全总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5次批示。
970个创新工作室成人才摇篮
截至11月底,全省共建成劳模创新工作室970个,工作室共取得专利1043项,创新攻关5085项,培训13.1万人,技能提升2.8万人。
从2012年起,省总工会每年命名一批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和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多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主要为放大创新工作室在广大职工中的品牌效应,使创新工作室成为高技能人才(劳模)、传统手艺大师带领广大职工攻坚克难、锐意创新的阵地。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是工作室最为重要的职责。目前,按照省总工会通知,全省各单位正在推荐申报山西省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创新工作室,年底还将命名第三批不少于100个省级创新工作室,进一步推动职工创新活动的开展。
促成全国首部女职工维权地方性法规
从源头构筑职工权益表达维护机制,省总工会一直重视关注并积极推动,连续两年,推动出台两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省级地方法规,针对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山西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就是其中之一。
《条例》涵盖了女职工“五期”保护、健康检查、卫生费标准、生育待遇、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明确了政府职责、群团组织、法律责任等,对女职工权益保护更具体、更实际、更具操作性。我省总工会在全国工会女职工座谈会上做过专题发言,仅今年,就有北京、河北、安徽等近20个省市总工会来取经学习。
在推动法规落实上,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学习宣传月、专题师资学习培训班、专版专栏、组织宣讲团、专家解读、辅导讲座、知识竞赛、学习交流座谈会、专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动。截至目前,国有企业基本落实到位,今年2月,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下文,要求由财政负担经费的用人单位,按照每人每月30元的标准发放在职女职工卫生费;对在岗女职工发放的营养补助,所需经费由福利中列支,不足部分在单位结余经费中列支。省总工会女工部还在企事业单位推动建设“妈咪小屋”,为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特定生理期的女职工提供的私密、安全、卫生的休息、哺乳场所,目前,我省共建“妈咪小屋”317所,除为“五期”女职工提供休息场所外,也为开展女职工活动搭建了平台。
困难职工得到多项具体服务
覆盖广泛、快捷有效的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在我省日趋完善,各级工会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由于部分行业、企业效益下滑,带来的职工收入减少或波动。特别是紧盯就业,制定有针对性的举措,为职工密织保障网。
截至目前,“春送岗位”活动提供免费就业服务55.33万人次,跨地区组织劳务输出3.15万人,成功介绍就业17.53万人。“两节”期间,各级工会筹措送温暖资金6.05亿元,走访13237家困难企业,慰问124万人次困难职工,其中困难农民工15万人。帮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的“金秋助学”活动,共筹资1.67亿元,资助67967名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上学。
最近一个时期,工会组织把维权帮扶工作的重点扩大到了广大普通职工身上。大力落实会员普惠制,市、县两级工会推出大到小额贷款、大病医疗互助,小到超市购物、乘坐公交车打折等众多会员普惠项目,普惠式服务正向全体会员职工延伸。同时,针对特殊需求群体,送上“私人订制”服务。截至目前,各级工会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爱心驿站”“户外劳动者歇脚点”326个。
省总工会还以行业性、区域性协商为重点,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开展集体协商,编制了国有及集体、非公企业和餐饮、建筑、煤炭、机械铸造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示范文本,提升集体协商的质量和实效。5年来,全省共签订集体合同3.98万份,覆盖企业9.16万家,覆盖职工485.5万人。
来源: 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