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4|回复: 4

千年大佛 传承有序 乐山大佛成功申遗20周年

发表于 2016-12-2 07:47: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乐山大佛申遗成功20年来,遗产管理机构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按照世界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原则,开展了系统的保护工作,硕果累累。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年代久远的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开凿于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经过海通、章仇兼琼、韦皋三代人的努力,跨越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皇帝,历时九十年,完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乐山大佛景区面积17.88平方公里,文物遗产内涵十分丰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然人文景点20余处,摩崖题刻30多处,时代从秦一直延续到清代,恰是一个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国佛教信徒们的奉献、决心和技艺的结晶,更是一座世界的丰碑,乐山大佛代表了中国佛教大像技艺的典范,对研究乐山乃至中国的佛教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峨眉山一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单位。
  乐山大佛申遗成功20年来,遗产管理机构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按照世界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原则,开展了系统的保护工作,硕果累累。
  近年来,遗产管理机构在遗产资源保护上做到了“五个到位”。
  第一,保护规划完善到位。争取国家文物局专项资金420多万元,编制《乐山大佛文物保护规划》,包括遗产地保护规划和乐山大佛、麻浩崖墓、灵宝塔三个单项保护规划,目前已完成中期文本编制,使景区文物保护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文物家底摸清到位。2013年组织开展了近30年来最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对景区文物遗产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形成数字化成果和三维模型,完成中心城区近万件可移动文物第一次全国普查,为文物保护提供数据库支持。
  第三,科学监测手段到位。今年将投资1500万元(国家文物局专项资金),依托先进网络技术和监测技术,建设以文物安全实时监测、智慧管理平台、官方网站和营销系统为主要内容的遗产保护监测管理系统,集保护、管理、服务于一体,建设当前国内监测项目最全面、监测手段最先进、综合运用最有效的遗产保护监测管理系统。
  第四,保护措施落实到位。遗产管理机构依托大佛节、旅博会的举办,组织开展了“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论坛”、“乐山大佛的保护修复探讨”等专家论坛,积极开展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同时,近年来投入3.5亿元,完成景区旅游沿线拆迁整治15万平方米,搬迁了肉联厂、皮革厂等企业近20家,优化了资源保护环境;近三年来,结合保护规划原则和景区实际情况,累计投入4400多万元,积极开展乐山大佛本体维护保养、三维扫描建模、寺庙维修、危岩治理等保护工程。
  第五,遗产展示到位。遗产管理机构深挖景区文化内涵,促进文旅发展,先后新建了乐山大佛博物馆、乐山大佛剧院、游客中心、嘉定坊等文化旅游项目和服务设施,科学有效地满足了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景区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文旅融合实现了新突破,旅游收入大幅增长,社会效益日益明显。2015年,乐山大佛景区接待游客362万人次,门票收入约2.5亿元,取得了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双赢。
  遗产管理机构将认真贯彻《风景名胜区条例》,严格履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继续加大对乐山大佛景区保护与管理工作,下一步工作思路为:一是定位为遗产奇观、弥勒道场、度假胜地;二是发展路径为打好文化牌、做好水文章、建设度假区、融合景与城,加快扩容提质;三是进一步加大保护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确诊病害,重点突破,实施大佛治水、防风化等保护系列工程。以确保世界遗产地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把乐山大佛这一不可替代的世界瑰宝完整地传之后世。

来源:中国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5:06:01 | 查看全部
做好保护才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5:06:17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魏明东) 的帖子

感谢魏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5:06:31 | 查看全部
问候老师!周五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5:06:4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