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方大化工1—11月份自发电同比增加5200余万度
电能作为化工生产的三大主要消耗能源之一成为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外购电成本,方大化工一直将提高自发电量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抢发电、多发电。1—11月份,两台发电机组共发电2.237亿度,比去年同期多发电5262.41万度。
平稳的运行环境是保证发电量的根本前提。为提升设备稳发电满供应保障能力,实现机组长周期安全运行,方大化工相关部门和热电厂相互配合,加强各层级人员的协作、监督力度,狠抓设备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为了确保发电机组的安全连续稳定运行,热电厂根据生产运行实际情况,对主机、辅机可能出现的突发故障制定详细的预案,并多次组织岗位人员进行演练。同时,加大设备检维修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持设备定期切换,保证了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为实现多发电,生产技术部协调全厂蒸汽系统,在保证生产使用的前提下,严控蒸汽损耗,对蒸汽使用量大的氯碱蒸发系统,采取集中输送的方式,减少蒸汽压力波动,保证发电机组稳定运行。作为公司电力供应单位,热电厂想方设法,向发电上限发起挑战。首先强化点巡检管理,提高预防性管理水平,避免发现和处理不及时造成重要辅机非计划停机,为多发电提供保证。在此基础上他们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将发电量指标层层分解,实行实时记录,并对发电量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提高机组负荷,实现效益最大化。
公司还不断探索优化运行方式,挖掘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潜力,提高机组运行管理水平,使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在优良水平。在1#、3#两台机组运行维护、监视调整过程中,炉机车间各班组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严细调整与精细化操作上,岗位人员随时监视外部用汽负荷与锅炉负荷的变化,及时做好两台机组发电负荷调整,并根据外部气温变化,重点关注影响发电效率的真空度,在不低于-64Kpa时,对机组负荷进行适度调整,提高机组发电量。此外,机组岗位人员强化生产过程中的“微调”作用,即根据生产负荷,主汽温度、压力等重要工艺参数的微小变化采取细微调整,不放过多发一度电的机会,尽最大努力多发电,降低外购电成本。
方大化工 张艳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