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初次见到董新矿是今年的10月18日,他正在龙东煤矿2016年度创新成果发布会上介绍自己的科技成果,他那认真而又坚定的神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龙东煤矿一名普通的电机车修配工,但凭着对本职岗位的热爱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他一举获得了今年公司十大工种技术比武电机车修配工冠军。
付出就有回报
董新矿是1999年8月从公司技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龙东矿运输科工作的。爱学习、肯钻研,使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技术高峰并取得不俗业绩。2006年参加公司钳工高级工培训班并于当年获得了高级钳工等级证书;在2009年参加了公司业余技师培训班,通过层层考核当年就获得了技师技术等级证书;2013年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国家高级技师一级等级证书;今年,在公司举办的十大工种技术比武中,力挫众多高手,获得了电机车修配工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誉的背后,是他辛勤的付出。电机车修配工有一个比赛项目是拆装开关,为了能取得好成绩,他无数次的练习开关拆装的每一个步骤,并积极思考、反复推敲、认真总结,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拆装速度。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最终总结出了一套高效率的拆装方法,比日常的拆装速度提高了一倍,且每一个环节都很标准。最终在比赛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他坚信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历练,才能获得成功。
爱动脑筋的革新人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竞争能力,不仅要有一流的设备,更要有高素质的人才。现在煤矿电器设备更新换代比较快,如果不努力去学习,去探索,终将会被淘汰。”这是董新矿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他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是一位爱学习、爱动脑筋的人。他发现井下使用的分区绝缘装置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重量的原因会带动架线下垂,容易撞坏电机车的架线弓子,同时还会造成架空线高度达不到规程要求,给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他通过反复研究探索,在原有的分区绝缘装置上进行创新:在分区绝缘装置两边的绝缘木上各开长100mm、宽30mm的滑动槽,在两端头开Φ12mm的圆孔,由于架线比较硬人力不好滑动,两头的绝缘扁钢上打出相应的孔,在钻孔处焊接两个Φ12mm的螺丝帽,上紧螺栓,这样只需要紧动两边的螺栓,就可以使架线自动张紧从而解决了下垂的问题。改造后的分区绝缘装置保证了安装电机车架线悬挂的高度要求,提高了安装标准和效率,减少了架线弓子的损坏,节约了材料损耗,既保证了安全又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认真负责的班长
运输工作环境复杂,点多、面广、战线长、人员分散,工作性质特殊。董新矿作为保运队“信集闭”的班长,负责用计算机来控制和监测信号灯、车轮传感器,对机车、道岔的位置进行监测,在显示机车位置、编号、信号灯、道岔的状态和相关信息中发挥着“耳、手、眼”的作用,一旦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井下的通讯信号,影响运输安全。有一次,他刚升井,就听说西一大巷1号和6号道岔信号中断,导致人行车不能正常发出,他二话没说立刻换上工作服就赶赴现场,经过他和工友们紧张的抢修,最终没有耽误一线工人的升井。这些工作都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于他来说,如何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尽快传递每个班组成员,提升班组成员的操作水平,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他的班职工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老工人接受新技术相对来说要慢一点,为了让他们能尽快掌握信集闭方面的知识,他对照电器原理图并结合井下电器实际,带领职工一起学习、探讨,手把手、口对口地教,使他们尽快掌握了本岗位的专业技能。他坚持每月开展“规范操作行为大排查”活动,现场排查安全隐患和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现场督促整改,确保了作业现场无隐患,保障了运输大动脉的畅通无阻。
(作者:水秀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