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郝基伟

“二十四节气健康行”活动

发表于 2016-12-6 17:30:09 | 查看全部
立春晴,雨水匀──唐氏孟春饮食处方
孟春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从容应对早春大小疾病的家常美味汤──韭菜豆腐瘦肉汤
补血趁早春,一年肠胃好──猪血(鸭血)菠菜汤
初春补肝肾,气色红润显年轻──老鸭芡实松子栗子阿胶粉煲
名粥一入肚,浑身劲真足──虾仁韭菜籽紫菜粥
三月,踏青嗅花不咳嗽──鱼腥草白萝卜粥
孟春,把内寒彻底逐出体外──甲鱼羊肾百合韭菜益智仁煲
春雷一滚,清肝降火──唐氏仲春饮食处方
仲春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春季吃什么可以让您容颜常驻──旱莲草加红枣
当归补血汤,男人喝了气昂昂
春补枸杞,拥有像孩子一样黑亮有神的眼睛──杞子萸肉粥
祛火,抗癌,美颜──桂花杏仁葛粉羹
仲春喝碗安心汤,胸闷气短化乌有──黑木耳桃仁小麦汤
喷香九香虫,仲春吃了腹不痛──九香虫香椿西红柿蛋汤
情绪失常,都是季春惹的祸──唐氏季春饮食处方
季春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春天易抑郁,一粥可解烦──银耳百合糯米荆花蜜粥
谷雨阴沉沉,别让火伤身──枸杞玫瑰花海蜇皮粳米粥
要想春天心情好,海参蚕豆羹跑不了
可以当饭吃的“青春不老药”──豆芽海带炖鲫鱼
春末(季春)多排毒,全年一身轻──丹参桃仁蜂蜜饮
季春是大病初愈的大补时机──海马枸杞鸽子蛋汤
第3章 汤粥甫入肚,酷暑黯然消──唐氏夏季饮食处方
一朝春夏改,赶紧护好心──唐氏孟夏饮食处方
孟夏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常吃蘑菇,一生与癌无缘──夏日里的三种美味菌汤
微雨过,小荷翻──夏季调治糖尿病的两道“补肾粥”
有“三高”的朋友可以安然度夏
抗癌田七木耳汤,纵使千金也不换
五月脾胃毛病多,就喝扁豆胡萝卜粥
夏日有了鲫鱼杞叶汤,通气活血迎清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氏仲夏饮食处方
仲夏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薄荷花开,疲劳立消──薄荷粥
谁不想喝妈妈熬的酸梅绿豆汤
夏季送给父母喝的汤──白菜牛百叶汤
夏日炎炎,给体弱的家人做一碗补身汤──茼蒿春汤
五月端午前,要喝绿叶清痱汤──豇豆绿豆荷叶汤
比霍香正气水效果还好的莲藕煨米粥
夏天,别让骨质疏松盯上您──排骨绿豆松子仁汤
夏日的冬瓜银耳羹瘦身法
艳夏,终结湿疹的烦恼──菱角烧草菇番茄
一碗苦麦冬山楂汤,防暑抗癌度苦夏
小暑大暑养好脾,且待秋风送爽来──唐氏季夏饮食处方
季夏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西瓜粥,解暑又解馋
父母夏天睡眠不好咋办──荷莲八宝鸭汤
三伏喝碗丝瓜汤,头顶烈日身无恙──番茄丝瓜汤
青蛙呱呱叫,孩子要长苗──鸡丁马蹄荷叶西瓜盅
记忆力不好要补脾——海带冬瓜汤
今年夏天不上火──铁皮石斛苦丁莲花洋参瓜茶
第4章 一场秋雨一场凉,有情汤羹润心肠──唐氏秋季饮食处方
天凉好个秋,清心无所愁──唐氏孟秋饮食处方
孟秋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孟秋喝老鸭汤,既保肺,还让您的血管年轻
莲子心苦,因为秋燥伤人——冰糖莲子羹与四宝粥
初秋孩子爱咳嗽,多喝番茄芥菜汤
把“秋老虎”变成“纸老虎”──生津止渴水果餐
秋日紫菜南瓜汤,专保脂肪肝朋友
一日吃仨枣,白发不输红颜──核桃红枣匀酒酿
送给老慢支朋友品的猪手陈皮杏仁煲
白露秋风起,秋膘慢慢贴──唐氏仲秋饮食处方
仲秋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您会贴秋膘吗
防癌从提高免疫力开始——秋服海参胜人参
甲亢病人要多吃猪肉
脾胃虚寒,要用黄酒红枣枸杞牛肉汤来养
孩子补钙特简单——鳝鱼荸荠栗子汤
秋日防低血糖、低血压的两道“养胃羹”
秋风吹来该润肺,润肺就喝苏游凤髓汤
献给老师的金秋护嗓礼物──马蹄木耳银耳汤
树叶落,寒风来,一泓汤水暖深秋──唐氏季秋饮食处方
季秋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深秋寒意渐浓,腰腿疼痛咋办──羊肾大蒜韭菜花汤
心悸、心慌,该饮桂圆红枣猪心米汤
鲜茼蒿,消除秋郁没商量
什么方法能让您的孩子多吃饭──豆茸酿鸭梨
秋乏胃虚,喝黄花鱼汤去
人老了,可以不长老年斑 ——银耳是“穷人的燕窝”
有糖尿病的朋友,秋天要喝橄榄西洋参枸杞茶
补肾真该在秋天──山药扁豆桃仁粥
开春忙种麦,深秋忙降火──无敌祛火魔芋鲫鱼煲
第5章 寒冬无情食有情——唐氏冬季饮食处方
小雪地封严,养足精气先──唐氏孟冬饮食处方
孟冬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父母便秘,冬日多喝肉苁蓉锁阳鸡肉汤
誓将白发变黑发──核桃山药莲子心糯米粥
秋冬交际时,皮肤最易老──鸡爪阿胶汤
北风劲吹,强筋补髓──凤爪羊肉栗子汤
体弱多病,天门冬糯米粥来帮您
风湿病的冬季最佳食疗法──五加皮炖黄鱼
冬天骨刺增生疼痛,试试海带荸荠粥
秋冬季节的新妈妈要补气──北芪猪腰栗子汤
身体多积“肥”,瑞雪兆丰年──唐氏仲冬饮食处方
仲冬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喷香羊肉壮体质──白菜丝瓜羊肉汤
山药羊肚汤,调治胃病特别好
冬季里的天然润肤膏──糖酒猪皮汤
脱发严重,多吃桃仁丝瓜
“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陈皮苹果乌鸡汤
让孩子越吃越聪明──黄豆加羊肝
肝不好的人冬天吃什么好──枸杞麦冬蛋丁煲
糖尿病人的救星──甲鱼补肾汤
快调慢性腹泻,多喝栗子瘦肉汤
冬天不上火,补肾又养肺──冬瓜牛腩杏仁煲
寒冷即将过去,坚固肾气要紧──唐氏季冬饮食处方
季冬时您身体容易出现什么毛病
数九寒冬,有风湿病的朋友请喝洋葱凤爪粥
冬天,给您的孩子多喝羊肉益智汤吧
大寒前后,请别忘暖手──让手脚不再冰凉的水鸭鱼肚汤
更年期应该是更幸福的时期──白鳝鱼山药汤
“逢九一只鸡,来岁好身体”──调治哮喘,冬天多吃柚子肉炖鸡
冬天,一家人喝什么粥补——黑豆红枣小米粥
老胃寒,又遇冬天怎么办——参须猪肚汤
年轻人,冬天要喝桂圆黄芪牛肉汤
冬春交接之际,别给心脏招病──参麦饮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生姜豆腐羊肉汤
第6章 又香又补,有食万事足──唐氏四季饮食通用处方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唐氏慢性病四季饮食处方
常吃香脆核桃仁,调治“三高”真简单
降血压好办,喝香菇银杏汤
调治泌尿系统疾病,芹菜小汤真见效
降糖时千万要注意保护肝肾——豌豆羊肝粥,既降糖又护肝
既便秘又腹泻,喝无花果炖猪蹄汤就好
越吃越健康的智慧——唐氏常见身心问题饮食处方
吃清汤燕窝,像鸟儿一样歌唱
水土不服有方调,补肾填精猪尾汤
仙茅炖鸡子──身体乏力的暖身汤
猪手暖脾胃,养血用当归──坐月子的营养汤
内分泌失调,请常喝银杏莲子糯米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20:14:42 | 查看全部
大雪节气到,希望能瑞雪兆丰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21:02:07 | 查看全部

万年历


2016年12月7日 农历 十一月初九 大雪


明天就是大雪节气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21:07:32 | 查看全部
大雪(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锁定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概述
大雪节气,太阳黄经达255度。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
平静书斋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21:08:33 | 查看全部
大雪节日民俗?

大雪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
腊肉 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8]  
大雪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雪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柚子、脐橙雪橙都是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21:09:14 | 查看全部
谚语俗语?


大雪节气的寒、暖、风、雪等异常天气现象的出现,均对未来的天气有影响,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不寒明 年旱(冀)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大雪节气的雪多、雪大均预兆来年丰收。比如: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今 年的雪水大,明 年的麦子好(甘)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9]  【小雪大雪烧火不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21:10:44 | 查看全部
春打六九头。
二月二龙抬头。

三九四九河边插柳。


对这些不太懂哦,就会这些,支持郝老师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21:11:31 | 查看全部
大雪补身要注意什么

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

大雪时空气中的寒冷度和湿度都会加大,在大雪到冬至的15天内,因天地之间的气仍然较虚,所以养生的主题跟小雪节气一样,以温补为主。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整个冬季都是以进补为主,大雪时更应该进补。进补要因人而异。并且食疗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来达到养生进补的目的。也就是说除了食补,还可以进行药补、酒补以及神补。



大雪食补以补阳为主,但应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像面红上火、口腔干燥干咳、口唇皲裂、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阴虚之人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主,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如果经常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易疲劳怕冷等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怀山药、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肝气不足可饮高粱酒补阳气

在此说一下酒补。酒为百药之首,说的是酒在中药里排位。既然酒有药性,就要慎重地饮用。从大雪起至春分这段时间,不适宜饮酒。因为在大寒至春分两个月中,人易肝气过盛,而酒是壮肝气之物,此时饮酒会火上浇油。此外,像面红或脾气急躁者更不宜饮酒。

对于肝气不足的,可适量饮用红高粱酿制的酒以补充阳气。喝酒宜在晚上,晚上酉时肾经最旺,肾主藏精气。晚上适量饮酒可使手指凉、气短者补元气;后背凉者用酒配合可温补肾阳;腹胀而便稀者可健脾;眼干涩者用酒配合则可养肝阴。但酒是双刃剑,可养人,也可伤人,要正确对待它,不宜过量,只有正确饮用,才有利于健康。

现在大部分人进补的意识比较强烈,但却不明白“通”才是健康的关键。光补不通也不行,中医所谓的“通”是气机、血、经络的畅通,气滞血瘀、经络郁阻同样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冬季最简单的通法是多吃点萝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为了御寒养生,古代皇家御膳的首选菜肴就是羊肉炖白萝卜。这道菜可以补充体内的阳气、温暖五脏,尤其适合肾虚和脾虚的人食用。

此外,因为白萝卜有消积滞、化痰清热、解毒等功效,所以冬季一般吃肉类等油腻食物后吃生萝卜可解腻、消食顺气。不过由于白萝卜味辛甘,性寒,所以脾胃虚寒、进食不化或体质虚弱者宜少食;白萝卜破气,服人参等补药后不要食用,否则会影响药效。此外,由于食用生萝卜产气较多,对溃疡病也不利,所以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也要少吃白萝卜。

大雪时节补好了,温补养阳得当,来年才会有坚实的身体底子。

天冷防风寒,围巾别离身

大雪节气,因为寒冷,人们都喜欢穿上厚重的毛衣、羽绒服、保暖裤等,而在全身武装的同时,许多人往往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脖子。

为什么说脖子很重要呢?最简单的就是冷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将寒气带给身体,从而引起嗓子疼、发炎等。此外,颈部是气管所在的部位,冬季出现咽部发痒,咳嗽有少量清痰,服止咳药作用不明显,可能与颈部、前胸受寒有关。尤其对颈椎不好的人来说,冬季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很重要。除了围巾,冬季尽量戴一顶帽子,大约可减少头部60%的散热量;用长围巾系在胸口护胸,还可减少寒冷对心脏、脾胃的冲击。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以及脚都要注意保暖。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肺为娇脏”,太寒太热都受不了,特别是寒,最容易引起咳嗽、哮喘。女性朋友冬季穿上坎肩,可以防肩背受寒。脚部保暖是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且少。俗话说“寒从脚起”,脚部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如穿长袜、厚靴,睡前热水洗脚。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

养阴多喝水,睡觉少穿衣

冬属阴,大雪时节是一年中阴气较盛的季节。这时如果借助天气的优势养阴,则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尤其是阴虚的人。中医认为,水是阴中的至阴,因此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第二杯水是下午5点喝,可滋肾阴;第三杯水是晚上9点喝,可养心阴。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梨、萝卜、藕、蘑菇等,因为这些都是养阴的食物。

除了养阴,冬季还要避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其忌讳厚衣裹身,或者烘烤腹背的。很多老年人睡觉时有一个误区,认为天冷防寒,睡觉时要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不仅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也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是盖上较厚的被子,还是感到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21:14:38 | 查看全部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21:15:24 | 查看全部
大雪节气养生七宜

一宜保暖: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脚: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多饮: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四宜调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五宜通风: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六宜粥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七宜早睡: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