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技术建设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正处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时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文明,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的转型都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提高的表现,技术范式的转换往往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转型。原始文明是人类依附于自然、受自然支配的文明形态,人类受到自然的束缚,盲目地崇拜自然、依赖自然。农业文明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有限破坏自然的文明形态,传统技术范式没有超出自然环境的可承载力,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是局部的、暂时的,人与自然保持在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中。工业文明是人类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严重破坏自然的文明形态,现代技术范式一味重视技术应用的经济指标,忽视了环境指标和资源消耗指标,人类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疯狂掠夺自然,引起了沙尘暴、沙漠化、洪水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希望走出生态危机,走向一种更加集约、更加持续、更加和谐的文明,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更高的文明形态,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和抓手。绿色技术范式实现了资源、产品、废物的双向流动和循环使用,产生资源“减量化”效应,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值。绿色发展是技术范式的新跃升,符合技术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要求,推动着生态文明的转型。
以制度变迁推动转型进程
技术和制度是文明的两个重要维度。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是一个相互渗透、互为因果、双向互动的过程,共同构成一个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动态结构和有机整体。技术进步为制度变迁提供支撑,是制度变迁的动力源;制度变迁为技术进步提供坚实保障,是技术进步的助推器。首先,绿色技术是绿色发展的支撑。绿色技术是指能够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技术体系,贯穿于绿色生产力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绿色技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循环清洁利用为准则,旨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发展绿色技术提高了环境支撑能力和生态容纳能力,加快了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步伐,有利于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强资源节约,促进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绿色技术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情况的出现,可能还会遇到技术瓶颈,这就需要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对技术创新的拓展和提升,是生态文明视域下技术创新的崭新形态,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迫切需求。绿色技术创新倡导人、技术、制度的和谐统一,积极践行生态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伦理关怀。其次,绿色制度是绿色发展的保障。绿色发展任重而道远,必须以新理念催生新制度,以新制度保障新措施,以新措施带动新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应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基础,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法律为保障,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为目标,官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各种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的绿色制度。制度变迁推动技术进步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式、系统化的过程,需要理念的引导、思维的塑造、政策的激励、市场的优化、文化的提升、社会的参与以及法律的保障。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的双向互动,推动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转型。
(洪向华、杨发庭,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