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路阳光一路温暖 ——红寺堡区总工会五年工作综述 坚持与职工群众需求合拍同行,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近年来,红寺堡区总工会紧紧围绕区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工会的各项安排部署,牢牢把握“脱贫攻坚、增收富民”主线,切实增强“三性”,着力去除“四化”,扎实开展劳动竞赛、维权维稳、帮扶解困、信息化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等工程,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和谐红寺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建立工会组建报告书制度到创造性打造“互联网+”,从创新农民工入会模式,再到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凝聚着红寺堡工会人一滴滴辛勤的汗水,生动反映着红寺堡区总工会五年来蓬勃发展的工运历程。
勇立潮头时代领军战斗力迅速上升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五年来,红寺堡区总工会围绕红寺堡区委、政府和自治区、市总工会提出的工作思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健全完善引导职工建功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机制,以职工技能培训及劳动竞赛、技术创新及技能提升、劳模引领及作用发挥、道德宣传及思想教育为主要抓手,着力做好“育、创、引、宣”四篇文章。
在围绕“育”字做文章方面,坚持“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针对贫困户欠缺劳动技能,务工收入偏低的实际,以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为重点对象,以开展培训、技能鉴定、劳务输出为目标,五年来,集中开展技能培训70期4498人次,以电焊工、电工、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为基础,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在围绕“创”字做文章方面,共开展“创双优”劳动竞赛超过60余场(次)2600余人(次)参加。
在围绕“引”字做文章方面,深入实施劳模创新工作室扩面提质工程,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目前,共建成寇启芳、乔文生、施正朝、康伏海4家劳模创新工作室。
在围绕“宣”字做文章方面,通过比赛、评比表彰、演出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促进广大职工主动遵循、自觉践行,开展各类文体活动70余场(次)。
真心呵护温暖如春亲和力逐步升温
“困难职工一直是工会关注的重点人群。”五年来,红寺堡区总工会围绕党政最关切、职工最期盼、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开展了以生活救助、医疗救助、金秋助学、法律服务、就业培训等为内容的全方位帮扶服务,建立了“一揽子筹资、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的帮扶工作格局,多管齐下,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帮扶救助:一是开展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五年来,共为6000余名生活困难和患大病的困难职工家庭给予及时的帮扶救助,发放帮扶救助资金近700余万元;二是开展金秋助学工作,圆困难职工子女大学梦。先后对499名考取高等院校的贫困学生进行了帮扶资助,共发放助学金87.1万元。从2014年开始,每年为“工会班”的困难学生每人发放救助金1800元,现有三个“工会班”,学生150人,共发放54万元救助金;三是为840名困难女职工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
善于探索敢于突破创新力不断攀升
五年来,红寺堡区总工会大胆创新,扎实开展信息化建设工程,构建“互联网+”服务职工体系。进一步用好信息管理平台。准确建立工会会员数据库,超额完成了2016年会员录入任务。用好联系互动平台,通过数字化OA系统阅办答复、帮扶中心服务热线电话咨询等内容,增强了工会与工会、工会与会员的上下联系互动。用好分办处理平台,挖掘红寺堡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功能,建立专人办理、限时办结、跟踪问效、群众评议工作机制,实现网上点对点、线下不遗漏。同时,建立了一支由工会各部室责任人、各基层工会联络员组成的信息化工作队伍,通过线上线下的业务指导、实地观摩、交流学习等方式,依托“三大平台”,初步实现数据统计准确完整、工会组建全面覆盖、工会工作扁平化管理、会员服务精准高效、服务职工专业便捷的“五大”目标。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进企业活动。完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向广大企业职工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瞬间,但这一瞬间所蕴涵的探索、转折、飞跃及其内涵,却不会远去。
置身基层“大熔炉”中锤炼、锻造而更加身强体健的红寺堡区总工会,必将续写新的辉煌。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凝聚力快速拉升
五年来,红寺堡区总工会大力开展厂务公开四必须,依据自治区、总工会厂务公开标准,积极推进厂务公开建设。目前,在宁夏弘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人民医院和西区供暖公司等企业都推行了统一的公示栏。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滑的形势,把工会维权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了保障安全、稳定就业、保障收入上。切实做好工资清欠、下岗安置、职业培训等工作。开展了春季要约活动。截至目前,在春季要约活动中共发放提示函150份,已签订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专项协议150份,行业、区域性4份,涵盖职工6000人(次)。
五年来,红寺堡区总工会着力建立全区联动维权工作机制,把全区各基层工会有效串联整合,实行机构、人员情况清、底子明,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补、联动维权的工作格局,把工会干部普遍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与带案下访相结合,进行定期接访下访、社情民意调查研究、群众意见建议征集、群众诉求反馈,积极协调和推动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在本单位妥善解决,把劳动纠纷、职工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对职工特别是新生代职工和农民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深入开展“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主题活动,积极借助“互联网+”拓展和丰富职工民主管理渠道,引导广大职工为企业转型升级多想招、多出力。
拓展能力强化服务影响力快速提升
五年来,红寺堡区总工会深入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截至目前,红寺堡区已建会182家,涵盖单位251家,有会员9864人,其中农民工4409人。深入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把工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巩固提升会员评家质量,全面推进职工之家建设,深化“六有”工会建设和工会主席直选、“四亮一诺”等工作。加大工会干部管理,创新工会干部培训方式,推进基础档案规范化建设,制定工会干部工作规范、严格目标考核、拓宽发展空间,保障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应有待遇,激励工会干部工作积极性。
不断深化下基层活动。2016年,每人确立了10个基层联系点,明确要求工会干部职工要把大部分精力用到联系职工群众中去。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广大环卫工人和户外劳动者实际需求出发,2016年以来,采取联建模式,按照区域性、广覆盖的原则进行了规划选址,在户外工作者相对集中的建环局、振兴社区打造了2个户外劳动者之家,每个劳动者之家都配有所需品。同时,还在沿街商铺、饭馆、超市等场所外建立了10个户外爱心驿站,统一配置了遮阳伞、饮水机等服务设施,免费为交警、环卫工人等劳动者提供服务。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