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目前,白领阶层因心理压力导致的抑郁症现象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媒体也在呼吁为“白领炮灰团“解压。殊不知,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班组员工也遭遇了相同的心理压力,“两会”召开在即,班组员工们发问:
谁来为班组员工解压?
连利英
最近,“两会”提案在山西兰花集团化工厂成为员工们热议的话题。笔者在走访中,听到这样的呼声:“两会能否关注一下班组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寻求一个好的解压办法。”
班组员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呼声?2月23日,笔者带着问号到基层班组调查了解。煤气炉岗位操作工李明开口就说:“心累!每天上班,心都吊在半空,就怕操作不稳影响生产,说实话我现在特害怕上班,连做梦都常梦见炉况不稳,总是烦躁地想发火。”
李明工作的煤气炉岗位责任较大,操作情况直接影响到生产稳定和成本消耗。上班期间,操作工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大脑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遇到生产不稳,操作工们更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问题。长期高压力运转使岗位操作工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烦躁、恐慌等现象。另一名煤气炉操作工王宁有一段时间紧张得连饭都吃不下,他说:“我每天的生活除了上班就是强迫自己睡觉,怕第二天上班支撑不住,平时我基本不参加社交活动,因为没有心情。”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削弱了班组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了企业安全生产中潜伏的“隐患”。事实上,员工心理压力大不是个例现象,笔者通过查阅媒体资料和侧面了解,发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这种现象。有关专家统计分析:导致员工心理压力的职业因素中,有市场激烈竞争对企业和员工造成的生存压力;有企业制度不合理、不科学的弊端对员工的严重束缚;有劣质的或过时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严重困扰;有劳资关系对立、干群关系紧张和人际关系的疏离对员工的严重打击等等因素。这些因素既是损害员工身心健康的职业压力,也是阻碍企业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强大阻力。因此,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帮助员工克服或减轻职业压力,就是消除企业前进的阻力,解开束缚企业发展的枷锁。
据心理学家介绍,在国外“为员工减压”运动在企业界非常流行,比如欧洲,95%的大公司和85%的中小企业向员工提供减压帮助,每年的总花费大约800亿欧元。而我国企业对员工心理压力问题则重视不够。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和员工均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和磨练,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但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得员工心者得发展!因此如何对症下药,为员工“心理解压”,不但是班组员工们关注的问题,也是企业应尽的责任,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