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起爱人闯市场
                   ——记河南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普光项目部大湾服务区巡线工李运法
     李运法,河南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普光项目部大湾服务区巡线工,高级工 ,1984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原油田井下大修队、采油二厂采油九区工作,2009年调入天然气产销厂普光项目部从事巡线工作,曾先后获得所在单位“和谐家庭”、“先进工作者”、“文明员工”、“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982年,李运法的妻子被确诊为遗传性强制性脊柱炎,被医学称为“不死的癌症”。为了缓解妻子的病痛,李运法带着妻子先后辗转济南、郑州、上海、北京等地10多家医院求医问药,30多年来始终不离不弃,以执着朴实的行动兑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生命之约。2013年,当患病多年的妻子突发脑溢血卧床不起时,他连续三个月在床前悉心照顾,日日夜夜守护着病重的妻子,在他的精细护理下,昏迷17天的妻子终于缓慢苏醒,当妻子病情逐步好转后,他主动放弃单位给予的各种照顾条件,毅然背起妻子再次踏上通向普光的征程,用真情和感动抒写着石油天然气人“闯市场 创效益”的神圣职责。
         一、从“门外汉”到“护理专家”
   “老伴,该起床吃药了。”每天清晨六点半,李运法都会准时起床,一手搀扶起妻子,一手端着水杯,给妻子卢秋娥服下三片降压药。
服侍卢秋娥吃完药,李运法又用碘伏消毒液给妻子做褥疮护理,并用热疗仪给妻子僵硬的身体加热,他用手反复测量着妻子手脚的温度。
当妻子冰冷的四肢慢慢开始温热舒活,他才能进入下一个护理环节,用按摩棒给妻子的手指关节进行舒展护理。当这一整套护理工作做完之后,李运法还要将泡好的满满一杯三七花水放在妻子身旁,看着妻子用吸管慢慢喝完。
“你…赶快…去忙吧,不用…担心我……”望着丈夫忙碌的身影,妻子卢秋娥吃力地对丈夫说,并示意他赶快去上班,别误了点。
“嘎吱”一声,当门轻轻的关上以后。屋子里寂静无声,卢秋娥不禁想起丈夫逐渐上了年纪,近些日子逐渐弯曲的腰背,以及愈发憔悴的脸庞,她的眼角慢慢的湿润了。
    早在1982年,李运法和妻子结婚第二年,两人正沉浸在新婚的甜蜜日子,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早上,妻子卢秋娥突然感到下肢疼痛不止,仿佛从天而将的厄运打破了这个小家庭的宁静,看着心爱的妻子的身高由1.64米弯曲到不足1米,李运法心如刀割,他恨不得替妻子承受所有的痛苦和不幸。
    为了给妻子治病,李运法走遍济南、郑州、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四处辗转求医问药,他带着妻子先后走访北京三医院、洛阳白马寺等10多家医院,最后经专家确诊,才得知妻子患上了遗传性强制性脊柱炎,被当代医学称为“不死的癌症”。这种病不仅病理周期长、治疗难度大,而且所需的医疗花费和人工护理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当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李运法犹如晴天霹雳,他没有想到自己心爱的妻子这么年轻就要遭受这么巨大的痛苦,看着妻子憔悴的面容,那位曾经在施工现场天不怕、地不怕的石油汉子李运法不禁泪如雨下,他害怕妻子看到,就偷偷地躲在医院走廊拐角掩面而泣。
细心地妻子察觉到了这些,她劝慰丈夫说,“运法,我是病人,我知道自己肯定得了绝症,就是觉得对不起你,我不能再拖累你了,咱回去吧!咱不治了!”
     妻子说着说着,不禁哽咽起来,李运法一把抱着患病的妻子,信誓旦旦地说,“你放心,只要有我在,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给你治好病!这家医院不行,咱去别的医院,所有的医院都治不了,回家我给你治!”
没想到李运法当年这句承诺一做就是 “三十年”。这些年,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多少坎坷,李运法始终坚守着对爱人的那句诺言。
他向医生学习各类医疗知识,向护士学习各种护理技巧,逐步从遗传性强制性脊柱炎护理的“门外汉”,转变成为一位技能熟练、动作规范的“职业专家”。
           二、“真情不渝”创造“生命奇迹”
       在李运法二十多年的悉心照顾下,妻子卢秋娥按时吃药、定时护理,病情逐步稳定下来,除了不能干一些重活、累活之外,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这个家庭慢慢找回了温馨、幸福的感觉。
      2009年,为支援普光气田安全科学高效开发,李运法从中原油田采油二厂调入天然气产销厂,成为普光项目部大湾服务区的一名巡线工,踏上了天然气技术服务开拓外部市场的漫漫征程,在延绵千里的蜀山巴水巡护着蜿蜒盘旋的天然气管线。
     这时,他感到长期的阴霾终于一扫而去,这个家庭终于迎来了难得的美好时光。可是,命运仿佛执意要考验这个家庭的承受能力。2013年6月,妻子卢秋娥突发脑溢血,让这个原本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
       李运法连夜从普光赶回家,连续17天坚守在病重昏迷的妻子病床前,始终不肯放弃对妻子的治疗。面对朋友、同事们的好心劝慰,李运法总是坚定的告诉大家,“这么多年她都挺过来了,我相信这次她也一定能够挺过,这是我们两口子的约定!”
不知是妻子听到了丈夫的呼唤,还是他们的真情感动了生命,卢秋娥昏迷10多天后真的苏醒过来,李运法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一刻也不放松,没想到李运法用真挚朴实的爱终于唤醒了妻子,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
      妻子苏醒后丧失了大半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专人日夜陪护。单位领导了解到李运法家中的困难情况后,给予了很大的关怀和帮助,并决定将他从外部市场调回油田基地工作,这样方便他照顾病重中的爱人。
     没想到在征求李运法的意见时,竟然被他果断的拒绝了。他向项目部经理金卫国说,“目前,正是我们厂巩固和拓展外部市场的关键时期,我是一名老同志,熟悉高含硫气田巡线的关键技术要领,不能因为家中的困难,就给厂里增添负担!请领导放心,家里的困难,自己能解决!”
在家中悉心照顾了妻子3个月的时间,妻子的身体状况一步一步好转。这时,李运法做出了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惊人之举,他居然背起病重的爱人,乘坐长途汽车从油田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普光气田,并把妻子安置在项目部生活点附近一间30多平米的出租屋内,在外部市场安了家。
“小樊,我今天中午回不去了,给你阿姨送点饭吧。她肠胃不好,多打点蔬菜。”由于李运法巡线值班,不能回去照顾妻子,他就在山间给工友樊晓强发去了一条短信,安排好妻子的午饭。看到小樊的短信回复后,李运法高兴地沿着山路,穿过了一条条管线、一个个阀室和一座座隧道。这位50多岁的老职工仿佛又变得年轻起来,他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脚步比以前轻盈了许多,原先那沉重的空气呼气器变得也不再那么沉重了。
      3年过去了,妻子的身体状况和神色好了许多。每逢休班,李运法都会陪在妻子身边;天气好的时候,他还会推着轮椅让妻子晒晒太阳。在妻子眼中丈夫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她逢人就夸丈夫,“没有运法的照料,我怎么也活不到今天,离开了他,就等于失去了生命。”
面对妻子的夸奖,李运法总是质朴的回答,“老夫老妻的,还说这干啥!”
          三、“用心丈量”每步“盘山石阶”
      在普光山区从事巡线快7年了,用脚步丈量出的巡线里程已有2万多公里,不知自己翻越过多少山丘,经历了多少次紧急抢险,排除了多少个安全隐患。他始终记得,从大湾503集气站到502集气站要400多级石阶,跨越每一步石阶不仅要用距离丈量,更要用心去丈量的,因为巡线工作的每一步都担负着巨大的责任。
       在大湾服务区23.8千米的酸气管道沿线,共分布着18座阀室。阀室是漫长集输道路上的“中转站”,更是酸气安稳输送的“安全枢纽”,每当长输管线需要抢维修,阀室就能将管线紧急切断,使泄露量或放空量减少,从而减少损失和危险性。
阀室平时无人值守,全靠巡线队员每日巡查,才保证了每个阀室的安稳运行。作为一名巡线队员,李运法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每天都要戴上空呼面罩,勒紧绷带,旋开气瓶阀门,拿上验漏壶,顺着台阶小心翼翼下到深深的阀室底部,吃力地俯下身子钻过一根根纵横交错的管线,认真地检查每一个检测点。
     2014年6月17日夜里10点50分,普光项目部大湾服务区中控室接到报警,第11号阀室出现异常,原本宁静的夜晚突然被不期而至的深夜抢修打断。
      李运法刚为妻子做完护理,正准备给妻子服药,忽然接到大湾调度的电话,通知他立即赶往第11号阀室处理险情。由于阀室内部发生泄漏,硫化氢实时浓度达到60ppm,情况异常紧急,李运法安顿好妻子,立即赶赴现场检测漏点。
他第一时间开启风机,将BV阀打到本地,在完成紧急任务后,又配合维保人员完成了抢修任务。57岁的李运法,腿脚远不如从前灵便,再加上硫化氢探头、火警探头、消防器具检测等一整套活儿,额头上已满是汗珠。经历了3个多小时的紧张忙碌工作,终于成功排除了险情。
巡线班23名巡线队员中,他年纪最长,是班里的老大哥,工作起来总有股雷厉风行,当仁不让的劲头,但是干起具体工作来又认真严谨、精心细致,不论是老员工和新员工,打心眼里都很佩服他。
     “中控室,13号阀室巡检,BV阀面板压力7.9,已打到远程,风机开启。”巡检后的例行汇报中,李运法的声音依然是那么干脆果断、雷厉风行。
漫长的天然气管线穿越大山,跨过大河。李运法背着空气呼吸器,穿过每一段隧道、跨过每一座大山、趟过每一条河流,他经历了人生中的各种磨难,心中始终坚守着自己对爱人的那份忠实承诺;他经历了工作中的各类险情,心中始终装载石油天然气人的那份神圣责任。(初卫平  党延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