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04|回复: 1

[维权中心] 旅途维权的三大误区

发表于 2010-2-24 13:53: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 信

  作为一名汽车客运企业员工,笔者接触旅客较多,经常参与处理客运纠纷、商务事故等,我发现,好多旅客在维权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令人感到遗憾。

  误区之一,是不重视自己的权益,维权不到位。其中一种情况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益,维权无从谈起;另一种情况是明知自己有哪些权益,却懒得维权。比如,我们常常看到类似的情形——班车到点了却迟迟不走;好不容易出站,却慢慢吞吞游弋待客;明明满座,却还拼命往车上塞人;收了旅客的钱却不给票;稍不如意就对旅客吆三喝四……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却往往少有旅客当场制止或事后举报,都是抱着事不关己、见怪不怪的态度,得过且过,忍气吞声。

  误区之二,是过分看重自己的权益,维权失当。比如在春运高峰期,因为雨雪等原因造成班车误点,车站安排别的班车顶班,旅客应当予以理解和配合,可有些旅客以种种理由拒绝乘坐,有时往往要僵持很久。不能说旅客这么做有错,他们在维权呀。但从社会道德上讲,面对突发情况,旅客若能主动让一步,接受车站的统一安排,结果也许会更加完美。权利和义务总是同时存在并相辅相成的,乘车过程中遇到意外或者说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旅客若能实事求是,尽点理解和配合的义务,接受对方的协调处理,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也能尽快实现自己赶路的目的,恰恰是更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误区之三,是忽视自己的责任,维权无门。相关法规既规定了经营者的责任,同时也规定了旅客的责任;既规定了哪些情况下经营者不承担责任,同时也规定了哪些情况由旅客承担责任。比如旅客乘车不习惯索要票据,一旦发生宰客、甩客、卖客、骗客、打骂旅客等侵权行为,多数地方的汽车站、运管部门都无法给受害旅客以明确说法,因为没有依据,很难查到是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的哪辆车。再比如春运期间不少旅客投诉乘车时被索要高价,运管部门却很难查处,因为没有哪位旅客能提供相关证明,都是口头说说。其实运管部门及客运单位一直在严厉打击类似行为,但往往因情况复杂,鞭长莫及,收效甚微。总而言之,旅客若不能很好地履行责任和义务,一旦被侵仅,恐怕很难讨回说法。北京青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5 21:29:37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