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员工期盼企业建立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
郑言
【现场传真】员工期盼与企业同成长
“两会”召开前夕,企业一线工人最关注什么、期盼什么?有什么样的呼声?2月24日下午,笔者到中石化山东下属企业石化销售分公司十分场加油站采访,直接听取一线员工对“两会”的心声。
笔者与站上几位员工攀谈起来:“各位师傅,两会就要召开了,有什么心里话尽管说说。”
“心里话倒是有不少,可我们说了有谁听啊,也不想想你是老几呀……”
“是啊,我们说了中央领导和两会代表又听不见,这旮旯又没有‘两会’代表,说了也不是白费口舌吗?……”几位师傅在嘻闹中打开了话匣子。
“要说心里话,最关心的当然还是自己的进步,我今年快40了,现在还是个中级工,每次有外出培训的机会总是因队上人员紧张告吹了,我非常希望得到名师的指点。”他解释,队上像他这样的中级工占大多数,外出培训要么就是名额少,要么就是因工学矛盾不好解决而让了道。
“现在都在说让员工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但觉得是光说不练。一方面说高技能人才短缺,一方面只让我们干活,不给提供专业技能的培训,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了喽……”员工姜娜说得有理有据。
“我都干了半辈子了,还没混上个高级工,希望企业多增加一些名额,不管是老头、还是小姑娘,都给大家提供成长的机会,特别是给一线真正干活的,而理论水平稍差的‘老家伙’开开小灶,制定一些特殊政策,提供成长的机会。不然,退休时还是个中级工,怪寒碜人的,没法给下一代交代啊。”老员工李建国摸着斑白的头发是一脸的无奈。
员工们的发言很热烈,纷纷各抒已见,笔者归纳为以下四方面:一是希望企业开设“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机械制图”等实用培训课程,提高计算机应用和创新工具应用能力;二是增加工人技师和高级工名额,让更多的人有晋级成长的机会;三是提供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增加见识,吸纳新的知识。四是建立员工技能晋级成长通道,量身定做职业生涯规划,让每名员工看到成才的盼头和奔头。
“那如何建立技能晋级通道,能不能具体点?”笔者有点刨根问底。
“比如形成能工巧匠-责任技师-主任技师-高级技师-厂(局)级首席技师直至更高等级的技能晋级通道,搞螺旋型上升的办法……”站长郭明华认为,大家说的有些是牢骚话,但是真心话,很有建设性。咱们参加不了“两会”,也不能直接递交提案、参与讨论,但却可以通过企业的两会代表或者借助报纸等媒体,大声地喊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向“两会”建言,说不定今天说的还真能引起中央领导和‘两会’代表的重视,并出台新的政策来。“咳,面包会有的……”郭明华最后幽默地说。
看到大家热切的期盼和建议非常实在,也非常中肯,笔者一一做了记录,并承诺一定将员工的意愿请全国技能大师、全国人大代表代旭升在人代会上进行呼吁,也热切希望今年的“两会”上能听到咱们一线员工的声音。
离开加油站笔者就迫不及待地打通了代旭升的电话,代旭升也认为,目前“技工荒”现象的产生,从企业层面讲,深层原因在于“只用不养”。而破解这一瓶颈的关键,在于企业为员工自由发展设计通道,把人才培养当作生产经营任务同等地位部署和落实。
【笔者感言】让员工与企业同成长
现在,“两会”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更加关注人才培养,建立各类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今年也不例外。
据笔者观察,在一些企业里,少数管理者特别是个体企业把员工当成挣钱的“工具”,即简单地把员工当作实现企业目标的工具,员工的成长还没有得到充分关注,存在员工技能晋升慢、用而不“养”的现象,员工有很多的期盼和希望难以实现。他们强烈希望把他们的建议和期盼传递到“两会”上,引起“两会”代表和中央的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保障员工工作得更顺利,生活得更体面,成长得更快捷。
发展权是员工的基本权利之一。企业管理者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员工自由发展设计通道,把人才培养与生产经营任务同等地位同部署同落实。笔者认为,企业应遵循“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是人才”理念,加快构建员工成长、成才通道,尽快建立员工长效培养机制,精心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活动,帮助员工确定个人生涯路线、发展目标,制定职业生涯阶段目标,并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
首先,企业应尽快建立员工成长跟踪培养机制。企业要在员工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考评机制,建立人才技术培训、绩效考核、岗位调整等技术档案,根据员工的特点、爱好,完善选树、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精心为各类人员规划和描绘不同发展“路线图”。
其次,企业要为每个员工量身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在员工成长期望和成才内心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培训学习机会,让他们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及员工兴趣特长、技能能力,与员工共同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并不断地纠偏导航。
第三,企业要为员工晋升、晋级构建绿色通道。真正为每名员工的长远发展着想,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通过员工培训、考察、深造通道,优秀员工技术、管理晋升通道,荣誉授予、推荐通道等制度设计,让每个人朝着企业确定的目标努力,从而形成人人能创新,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辈出、人企双赢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