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更客观
在很多人看来,物联网金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石杰认为,“物联网金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金融,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物联网金融的实质就是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探索。
“在这种探索下,通过打通线上线下的各类数据,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连接,在信息对冲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石杰说。
相较于耳熟能详的“互联网金融”概念,“物联网金融”还处于萌芽时期。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焦然认为,“互联网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物联网,虽然还处于初创期,但有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核心驱动力量的可能,给金融业带来新的变革契机”。
互联网金融和物联网金融的差异在哪里?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在于信用主体的差别,互联网金融是面向人的信用体系,而物联网金融则是面向物的信用体系,也就是说,物联网金融是变主观信用为客观信用。
从信用角度而言,物联网某种程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互联网。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认为,“在互联网上,用户只能看到人为输入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主观处理,有可能是不真实的;物联网中,所有的信息都来自物联网体系架构终端,都是客观、真实的,物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更为客观”。
从世界范围来看,物联网金融的竞争大幕已经拉开。焦然表示,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在物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美国已针对物联网提出六大领域的智慧行动方案,其中之一就是建设智慧金融。 |